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韩基韬现代化是人们的共同追求。“15亿多人口共同迈向现代化”,对世界意味着什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4日至15日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双方擘画了新时代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新蓝图。从中可以清晰看出,在世界动荡不安的当下,中越携手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仅有利于
“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要闻党建政务人事原创文旅融媒视频理论法治财经舆情健康教育乡村振兴白鹿科技陕西网自律承诺书陕西省情陕西地市: 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延安|榆林|汉中|安康|商洛|杨凌|韩城|西咸 国家统计局4月16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今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
纵观文明发展史,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血脉之所以绵延不绝,既是一代代人的薪火相传、辈辈守护,更在于能够不断适应时代和人民需要,与时俱进、与日俱新。 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两年前,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文化关乎国本、国运”的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
新华社美国得梅因4月24日电 心相近·特写丨延续40年的友谊,跨越太平洋的接力新华社记者徐静 胡友松当地时间4月24日,美国艾奥瓦州首府得梅因市,世界粮食奖基金会总部大楼内正在举行一场特殊的聚会。艾奥瓦州友好委员会董事卢卡·贝隆向记者轻轻展开贺卡,气势磅礴的国画名作《江山如此多娇》映入眼帘。这是农历
4月3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韩正等来到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畔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这是习近平同大家一起植树。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摄■植树造林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一环。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行动起来,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造林绿化,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弘扬生态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防沙治沙,是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深切的牵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成功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在全球率先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
图为2024年9月15日,在服贸会首钢园区的文旅服务专题展区,孙悟空形象的仿生机器人吸引参观者。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造。古今中外的文化发展无不遵循“因时而兴、乘势而变”的规律,而中华文化也正是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创造中绵延不绝、涌现出一个个文化高峰。当前
【学习进行时】“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清明时节,人们更加深切缅怀那些为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作出牺牲和奉献的英雄先烈们。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铭记历史、缅怀英烈,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情之所牵、行之所至。1国庆节前一天纪念烈士,有特殊考虑2014年9月3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厦门7月4日电 记者手记:站在创造未来的源头上新华社记者朱基钗、严赋憬“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俯瞰今日的厦门,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城市跃然东南海滨。“我们在这里参与了创业,如今的发展,比我们当时想象的还要好。”2024年10月,再次来到美丽鹭岛,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感慨。读懂一座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