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唐·岑参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
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
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
这里描写了一个文武双全、豪爽侠义的酒泉太守形象。他镇守边关,思念故乡。尽管酒席宴间都是全牛野驼、交河美酒;钟鼓齐鸣、琴瑟笙箫,依然难掩太守与前线将士们对故土对亲人挚爱留恋之情。
你知道的吗,古人其实也爱吃烤肉!在诗中,岑参曾惊叹“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诗中的“炙”指的是烧烤,“叵罗”指的是酒杯。 在历经千年的演化中,关于烧烤的各类美食不仅丰富着人们的味蕾体验,而且蕴含了古人对待生活的智慧。
嘉峪关烤肉
从嘉峪关魏晋墓壁画砖上《狩猎图》中被猎手追赶而惊慌逃窜的野羊以及奴仆用“三叉戟”烤肉敬献主人的生动情景,可以看出嘉峪关烤肉发轫于远古时期,成熟于魏晋时代。
如此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背景
造就了嘉峪关烤羊肉在选料时极其讲究
嘉峪关烤肉选取一年内小羯羊
保证肉质鲜嫩
将选好的小羯羊用刀进行分解、剔骨
常被戏称为
“除了羊毛不烤,可以吃到羊身上的任何部位”
把新鲜的羊肉切成拇指大的薄片
串穿在长45厘米的铁签子上
然后疏密均匀排放在
燃着无烟煤的槽形铁皮烤肉炉上
一边用焙烤
一边撒上
精盐、姜粉、辣椒粉、花椒粉等佐料
并不断翻动
随时刷抹调味液
烤到表面脆黄、肉质熟透、香味浓烈时
即可食用
烤熟后羊肉色泽酱红、麻辣鲜香油亮、
不腻不膻、外酥里嫩、肉质鲜美、别具风味
嘉峪关人烧烤有两个秘诀
一个是烧烤摊旁的铁桶
桶里滚沸着羊油
烤串短暂预烤后伸进桶里一蘸
快速锁住肉质中的水分
接下来第二个秘诀便出场了
——撒上秘制的调料
再烤一会儿
外焦里嫩飘着香
便不由得你不咽口水了
嘉峪关烤肉
如同一首热情奔放的边塞诗篇
浓墨重彩地书写在
每一位食客的味蕾记忆之中
它的香气犹如千年丝路的悠悠驼铃
穿越时空
携带着祁连山的清新草木
与雪水滋养的羊肉之鲜
咬上一口嘉峪关烤肉
首先感受到的是炭火赋予的
那份独特烟熏香
接着是羊肉本身的醇厚脂香
丝毫没有令人不适的膻味
反而是淡淡的草本清香萦绕口中
令人回味无穷
嘉峪关烤肉的每一缕香气
每一口咀嚼
都凝聚着嘉峪关人
对于美食的执着与热爱
它不仅仅是食物
更是文化的载体
传递着嘉峪关人民的热情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