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江市阳西县新墟镇某村委会调解室内,农资店老板陶某和辣椒种植农户陈某、何某爽快签下调解协议,当着阳西县人民法院儒洞法庭叶宗滔法官的面握手言和。
辣椒种植是阳西县的特色农业之一,当地农户陈某、何某、郑某以种植辣椒为生,三人多次向农资店老板陶某赊购化肥、辣椒种子等农资产品,分别累计赊欠货款6930元、8320元和5100元。陶某多次催讨未果,遂将三人诉至法院,叶宗滔承办此案。
“叶法官,郑某还钱了,我申请撤诉!”开庭前几天,叶宗滔接到了陶某的电话,以郑某已偿还欠款为由申请撤诉。
“郑某也不是故意拖欠货款的,只是前几年经济上确实遇到了困难,现在缓过来了,所以第一时间偿还了欠款。”陶某收回了货款,开心溢于言表。

阳西法院深入基层,化解纠纷矛盾
听到这个好消息,叶宗滔亦由衷感到开心。开心之余,叶宗滔开始思考,剩余两案的被告是否和郑某一样,有不得已的苦衷?纠纷能否以更加平和的方式解决?
“在农村,种植户和农资商是利益共同体,赊销常见。但辣椒种植受外部因素影响大,种植户收入不稳定,常导致货款收不回。这类案件争议小,要案结事了人和,需被告自动履行,调解是最佳选择。”想到这里,叶宗滔决定以巡回审判的方式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
“咚”,随着法槌声落,新墟镇某村委会调解室内,一场买卖合同纠纷案的巡回审判正在进行,村支书也被作为特邀调解员参与进来。
叶宗滔询问何某对陶某起诉的意见,何某承认欠款事实,但解释道:“这两年辣椒收成不好,家中老人又得了重病,治疗花光了积蓄,后续医药费占据家中大部分支出,实在无力偿还欠款啊。”
了解到何某的困境后,叶宗滔提出了分期付款的调解方案。
“何某也算常客了,他这几年确实不容易,我同意分期付款,并且放弃利息,只要本金就好。”善良的陶某经过一番思考后很快爽快同意,并自愿放弃了利息。
经过一番详细了解,叶宗滔与村支书为何某量身定制了还款分期方案,村支书也提到,会督促何某依约履行还款义务,及时关注何某家庭生活情况,在维护陶某合法权益的同时确保何某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咚”,法槌声再次响起,第二起案件继续开庭。陈某坐在被告席上,不服气地说:“我不否认我有拖欠货款,但他家的辣椒种子品质不稳定,导致我收成不好,陶某需要负一定责任。”
“你乱讲,种子品质根本没有问题,是你的种植技术有问题吧。”陶某立刻反驳道。
眼见双方要吵起来,叶宗滔及时提醒双方理性表达意见,并耐心对陈某说道:“辣椒品质受多种因素影响,种子只是其中之一。法庭注意到,你2011年至2016年买的种子,当时也没有及时和陶某协商售后事宜,现拖欠货款多年,理亏在先啊。”叶宗滔从法理和情理出发,指出了陈某的理亏之处,并劝说陈某主动偿还欠款。
陈某想了想,无奈表示:“叶法官,这几年辣椒收成不好,几乎可以说是入不敷出,我同意调解,但确实一时半会拿不出这么多钱啊。”
叶宗滔想了想,温和地引导双方,能否接受分期付款的方案,以及询问陶某能否减免一定的利息,以促进陈某主动履行债务。
“算了,以后还要继续合作,我同意分期付款,利息也不要了。”陶某为维护长期合作,同意分期付款。最终,双方当事人搁置争议,达成分期付款的调解协议。
一次巡回审判,促成两起纠纷快速化解,全程参与了调解的村支书由衷感慨:“巡回法庭在田间地头就地解决矛盾,既让群众少跑腿,方便了诉讼,也让群众通过身边发生的案件牢记守信重诺、诚信经营。”
近年来,阳西县法院加强对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坚持“脚底板工作法”,将法庭搬到村头、把正义送到门口,以“共情式调解”消解对立,将法律条文转化为村民听得懂的“土道理”,有效促成“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