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年坚守 新疆沙漠边缘“种出”富民石榴产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19 20:43:00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19日电(陶拴科)仲夏时节,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策勒县策勒乡石榴籽村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节。

果园里,沉甸甸的石榴挂满枝头,飘散着清甜的香气。该村党支部书记麦麦提热伊木·买买提明站在田埂上,黝黑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麦麦提热伊木是土生土长的石榴籽村人。2005年,27岁的他被选为石榴籽村党支部书记时,面对的是土地贫瘠、产业单一、村民年人均收入低的困境。

2025年4月28日,麦麦提热伊木·买买提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受访者供图

沙地上的突围

麦麦提热伊木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着如何能让老百姓富起来,让村民的日子过得更好一点。“靠种地收入一般,怎么才能让大家多挣点钱呢?大家都喜欢种石榴,我觉得这是个机会。”

策勒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中心地带,属典型的干旱荒漠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不过这里的气候有独特优势,雨水少,阳光充足,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很大,这样的条件非常适合石榴的生长。

“虽然策勒的土壤不算特别肥沃,但排水很好,不容易积水,石榴树很喜欢这样的环境,根长得健康,长势也特别好。”麦麦提热伊木说。

在麦麦提热伊木的带动下,几年时间里,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石榴种植。村里种植面积很快从零散的100多亩地扩展到1700亩,形成了规模化种植。

为帮助大家种得更好,他请农业专家到村里指导,并组织村民去其他地区学习育苗、灌溉、防治病虫害等关键技术。同时,推广现代化的种植标准,从选种到采摘都有规范管理,让石榴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显著提升。

“现在每亩地大概能收800公斤,卖掉之后能挣7000元左右。相比以前种的其他农作物,石榴的产量和收入都高出不少,村民们种植石榴后收入增加,生活也越来越好。”麦麦提热伊木说。

石榴产业链上的创新

记得一年秋季,石榴大丰收却让麦麦提热伊木眉头紧锁。客商压价收购,大量次果烂在地里。麦麦提热伊木觉得:“不能只当原料供应地!”

第二年春天,村里办起石榴加工厂。麦麦提热伊木赴乌鲁木齐请来食品专家,开发出石榴汁、石榴酒、石榴蜜饯等产品。

“说起石榴,其实村里以前家家户户都种,但主要靠卖鲜果。丰收的时候,果子多了反而卖不出去,烂在地里,大家心疼。”他说。

策勒县的水土光热条件适合石榴生长。受访者供图

在天津援疆的支持下,石榴籽村获得80万元资金支持,建起第一条石榴加工生产线。

更令人惊喜的是,麦麦提热伊木敏锐捕捉到电商机遇。他组织返乡大学生建立电商服务站,2020年“双十一”,石榴籽村创下日销5吨的纪录。

自成为村干部以来,麦麦提热伊木一直把教育摆在村里发展的重要位置。他常说:“只有娃娃们读了书,咱们村的未来才有希望。”

过去,村里有些家庭条件一般,孩子上学成了负担。麦麦提热伊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和村委会商量,决定成立村里的教育基金会,专门用来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

在石榴籽村,他推动设立的教育基金已资助67名学生,村里连续八年实现“零辍学”。

一开始,基金会的资金有限,麦麦提热伊木就带头捐款,还发动村里企业和外出创业的乡亲们捐助。慢慢地,基金会有了起色,每年都能拿出一笔钱来,帮助那些品学兼优或者家里有困难的孩子。每次学校开学前,麦麦提热伊木总会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凡是有需要的孩子,都会得到助学金、学习用品甚至生活补助。

如今,村里的读书氛围越来越浓,孩子们的笑脸成了村里最美的风景。

“绿富同兴”绘乡村美景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说起石榴籽村的变化,村民买买提明·斯拉吉说:“二十多年前收入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买买提明回忆:“那时候,我家院子里也就随便种了几棵石榴树,产量不高,挣钱很少。没想到后来通过规模化种植和科学管理,石榴不仅产量提高了,卖价也好了,我们的收入有了明显提升。”

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村干部们带着大家一起发展石榴产业,不光是自家种,还建起大片石榴园。“现在一到石榴成熟,外地人都来村里采摘、旅游,村里还挺热闹的。”买买提明说。

除了产业越来越红火,村里的生活环境也变了样。麦麦提热伊木说:“后面我们多次得到了天津援疆资金,给大家建了新房,还有污水处理,环境好多了。”

更让人高兴的是,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买买提明说:“像我邻居家种得多,年收入都超10万元了。”

石榴籽村的变化,就像新疆70年发展的缩影。如今,村里通过发展石榴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村民们的生活逐步富裕起来,村庄变得美丽宜居。

相关文章

2025-06-24 12:39:00 金寨县流波䃥镇官田村:深化环境治理 建设文明乡村

【来源:安徽文明网】金寨县流波䃥镇官田村深化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统筹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聚焦环境治理长效管理,着力提升村内洁化、绿化、亮化、美化水平,切实增强村民的获得感与满意度。坚持规划引领,构建系统治理格局。坚持因地制宜,从村民反映最迫切的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入手,精准施策。自202

2025-06-24 12:39:00
2025-06-23 10:03:00 15款灭蚊灯测评:美的、志高等12款样品实际捕杀率不足20%

夏季蚊虫活跃,灭蚊灯作为“无化学危害”的物理灭蚊设备受到消费者青睐。灭蚊灯真的如商家宣传的那样有效果,可以做到“灭蚊率99%”“整夜无蚊”“无死角灭蚊”吗?近日,宁波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宁波市消保委”)发布的15款灭蚊灯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市售灭蚊灯产品性能参差不齐,仅3款样品的灭蚊灯捕

2025-06-23 10:03:00
2025-06-21 08:50:00 多动症群体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

【来源:中安在线】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年来,随着多动症儿童数量的增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多动症有哪些表现?怎样确定孩子有多动症,包括确诊之后的治疗应该怎样安排?6月20日,在安徽省“精神卫生服务年”新闻发布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芜湖医院(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

2025-06-21 08:50:00
2025-06-19 20:43:00 多年坚守 新疆沙漠边缘“种出”富民石榴产业

中新网乌鲁木齐6月19日电(陶拴科)仲夏时节,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策勒县策勒乡石榴籽村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果园里,沉甸甸的石榴挂满枝头,飘散着清甜的香气。该村党支部书记麦麦提热伊木·买买提明站在田埂上,黝黑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麦麦提热伊木是土生土长的石榴籽村人。2005年,27岁的他被选

2025-06-19 20:43:00
2025-06-17 00:44:00 吃了一包零食,5岁娃进了ICU!这病南方高发,很多家长不知道

近日,5岁的小雨(化名)在吃了一包坚果后竟被卷入一场生死危机。父母没留意到,孩子食用的坚果里混有蚕豆,小雨还误食了约200g,短短几天可怕的变化发生了:突变“小黄人”、面无血色、同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发热……记者从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顺德区妇幼保健院)了解到,日前,该院收治了一名

2025-06-17 00:44:00
2025-06-14 09:53:00 鸟类天堂的模样

作者:李青松《鄱阳湖春色》刘称奇绘一五水注一湖,一湖通长江。鄱阳湖是长江最大的通江湖泊,它承接了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来水,同时,它又受长江之水倒灌的影响,水位变化巨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独特景观。汛期,鄱阳湖一片汪洋,来自长江的鱼群在湖中追逐穿梭,包括

2025-06-14 09:53:00
2025-06-09 18:54:00 独家|Labubu太火:仿冒工厂来不及生产,侵权该如何管控

随着Labubu的持续火爆,有些Labubu仿冒工厂开始出现“产能不足”。值得注意的是,正品市场的繁荣与仿冒品的猖獗形成鲜明对比。当Labubu从“潮玩 IP” 演变为投资标的,其背后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仿冒产业链监管漏洞,以及消费者对“平价替代”的畸形需求,都亟待行业与监管层的重视。仿冒工厂:加钱

2025-06-09 18:54:00
2025-06-05 08:03:00 传承奉献基因,他让荒山披上“黄金甲” | 传家风薪火 颂家国情深

人物名片彭泽琦,河北保定人,1991年2月从长沙重型机械厂离休。湖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省最美老党员老干部志愿者。离休后不忘初心、心系农村,2016年起自费近两百万元帮助常德市桃源县西安村发展水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从革命烽火中的信仰萌芽,到耄耋之年乡村振兴的躬身实践,彭

2025-06-05 08: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