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打野”成新兴社交方式攻略层出不穷 乱挖“野菜”可能面临哪些风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5:20:00    

央广网北京4月14日消息(记者管昕 黄天卓)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正值山花烂漫时节,近日,四川成都掀起一股“打野”热潮。所谓“打野”,是对“挖野菜”的一种新称呼。在当地社交平台上,各种“打野攻略”“寻鲜地图”层出不穷,探寻野趣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社交方式。

但不文明的“打野”行为也引起了当地村民的不满。比如,鲜嫩的鱼腥草,由于暴力采摘被成片地连根拔起;刚冒头的春笋被“掘地三尺”挖了出来。甚至有游客将农户种植的名贵中药材,也当作野菜挖走了,给村民带来了损失。该如何规范、引导“打野”行为?

近日,成都彭州市一农户“百元一斤药材被游客‘打野’损毁”的消息引发关注。彭州市白鹿镇副镇长、白鹿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贵静告诉记者,此事就发生在白鹿顶村一户王姓村民身上。

陈贵静介绍:“今年,王女士家那些本来都是她自己种植的竹笋,被游客当成是野生的挖掉了。我们这边山区种三木药材的比较多,去年和今年种植的黄柏树,这些都是他们的经济作物和以后的生活来源,但被一些游客给折断了。因为小树折断了以后都没法生长了,所以村民的意见比较大。包括一些药材被踩踏,还有一些陈年的药材被游客当做是野生的挖走了。”

村民王女士向媒体反映,为保护药材,他们专门加装了防护围栏,但仍有人翻越围栏进入。这些价值较高的药材,常因游客误踩导致成片损毁,“一脚下去就有十多株幼苗遭殃”。陈贵静对记者介绍,损毁这些药材的可能还不只是一批游客。

陈贵静表示:“不是一个人造成的,王女士去的时候树木已经被折断了,还有她的笋已经被挖了,又没在现场抓到人家,但是很明确就是这些外来游客造成的。因为药材的价值都比较高,像黄连今年的价格是300多块钱一公斤。黄连的种植周期,3~5年才能收成。去年种的黄连就被踩了,或是黄连地里面有折耳根,他们就会去挖折耳根,把药材也弄坏了。”

陈贵静还表示,类似现象在其他村也存在。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到村里来“打野”,类似破坏农作物的现象不是个例。不文明的“打野”行为,也给村委会带来很多管理方面的难题。

“现在我们就采取了很多措施,我们统一制作了警示标牌,让游客知道这个东西是村民的药材。也在入村的一个卡点,对这些游客进行劝导,告诫他们不要损坏村民的作物。现在有路口的地方,只要我们知道上面有药材的,都做了一些警示牌。有时游客人比较多,一来就是几百人,村民的土地又比较宽,可能不太守得住,但是我们只有通过这些方式给他们宣传。”陈贵静说。

记者注意到,近两年“打野”活动在成都的社交媒体上走红,春季和秋季都是“打野”的最佳时间。网上各种自媒体“打野”攻略分享和视频层出不穷,但误挖村民种植的农作物的情况时常出现。

“打野”有的是户外运动公司或者俱乐部策划组织发起,有的是三五成群的家庭组团自发组织。在社交媒体上点击量较高的“打野”攻略或视频,一般都有团队在精心打理。一位策划组织“打野”活动的户外旅行博主告诉记者,社交平台上“打野”攻略泛滥,一些自驾游客看到网上攻略就自行前往,而不是提前联系好当地向导,给自身安全带来风险的同时,也很容易误采村民的农作物。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这样的攻略太泛滥了!有很多自驾的朋友,自己出行去了这个地点,但是他其实自己并不能认得更多的野菜,所以可能就会破坏农家的劳作物。又加上农民的田是在山上,没有一些标志性的能够标示是他的田或者他的管辖范围,就导致散客去了之后,也不知道这是哪个农家的,就直接进去破坏了。”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故意损毁农作物需承担赔偿责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何龙表示,私自翻越围栏进入他人承包地挖掘的,如果达到数额较大(1000-3000元),可能涉嫌构成盗窃罪。因挖掘导致误采他人药材的,如果数额达到5000元以上的,也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但总体来说,“打野”损毁农户作物的行为属于民事侵权。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刘东辉也表示:“具体来说就是侵害个人的财产权,当然有可能也会侵害集体财产权。我觉得可能是个野菜,这样的认识错误并不影响侵权的成立;组织者如果没有尽到组织者的一般义务、注意提醒的义务,可能和个人侵权的主体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记者注意到,4月11日至13日, “彭州发布” 接连发文,针对市民游客“打野”行为作出劝导。部分不文明的野蛮行为让当地村民苦不堪言,中药材被误挖、菜园遭破坏,甚至与村民引发冲突。官方提醒游客不违规采摘、采挖农民种植的药材、瓜果蔬菜等物。要自觉服从当地巡逻队、网格员、村干部的劝导,不踩踏、毁坏庄稼,珍惜群众辛勤劳动成果。陈贵静表示,为了有序引导来村里“打野”的游客,他们正在谋划一些专供“打野”的线路,努力在“打野”活动中,让游客和村民共赢。

陈贵静提到:“我们规划了一些线路,让他们来打野,比如说哪个区域对作物没有影响的,刚好有野菜的。相当于固定到哪个地方打笋,你就按照市场价格买回去就可以。也希望通过流量让村民的东西能更好更快地卖出去。通过正常地劝导,我们更希望他们来了以后,能把流量变为乡村振兴的助力。”

此外,长期从事植物学研究的昆明学院副研究员郭建伟表示,不建议市民采摘野生蔬菜。首先,很多人并不能准确区分哪些野生植物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植物可能是重要的保护植物;其次,部分基层医院并不熟悉野生植物毒性及其治疗方法,可能会导致中毒市民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很多野生植物,有些专门搞分类的专家,他都不一定能区分得很清楚的。就类似于采野蘑菇一样,万一真的中毒了,留着一定的样品直接去医院,这样可能更加安全。”郭建伟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文章

2025-07-23 15:57:00 电话手表,孩子的“腕上神器”还是“圈子门票”?

当孩子举着同桌的电话手表,眼睛发亮地说“它能拍蝴蝶翅膀上的纹路,还能建群聊,我也想要”时,电话手表已经悄悄从最初的“安全工具”变成集社交、娱乐、学习于一体的“腕上神器”。家长们心里的天平开始摇摆——这到底是守护安全的硬核刚需,还是孩子融入集体的社交门票?一块小小的手表,藏着的是家长对“安全与自由”“

2025-07-23 15:57:00
2025-07-20 00:24:00 平均气温21℃!九宫山避暑季活动将持续至9月中旬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铮 通讯员 李江湖 方盈颖)7月18日上午,“九宫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25避暑季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通山县九宫山风景区召开。新闻发布会现场。黄铮 摄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入夏后,九宫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平均气温21℃,气候凉爽宜人。为丰富旅游市场供给,满足游客消夏避暑

2025-07-20 00:24:00
2025-07-16 09:02:00 今起生效!中国“免签朋友圈”再+1

中阿(塞拜疆)互免签证协定今起生效!中国“免签朋友圈”+1根据协定,持有效的中国普通护照和阿塞拜疆普通护照人员,在缔约另一方入境、出境或者过境,单次停留不超过30日,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免办签证。我们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外国游客也能“随时出发,丝滑入境”政策红利双向释放开放“浓度

2025-07-16 09:02:00
2025-07-16 03:33:00 临时闭园!福州人别跑空了!

大家都在看福州人赶紧自查!你天天拿在手里的这个东西,可能强致癌!通过审批!知名男歌手将来福州开演唱会!“不许骗我,我抢票抢定了!”环卫工4小时翻8吨垃圾找回儿童手表值吗?最新回应!重要提醒!福州市茶亭公园发布公告将进行闭园消杀公 告广大市民、游客: 我处将于2025年7月15日14:00-16:30

2025-07-16 03:33:00
2025-07-15 11:23:00 景区要对“强拉游客拍照”的顽疾动真格

近日,游客朱先生在社交平台发视频反映,其带侄女在重庆洪崖洞游玩时,遭一名红衣女子拉拽,要求提供付费拍照服务,侄女表示明确拒绝后,遭对方恶语相向。此事在7月12日被全网关注。 7月13日,重庆渝中文旅连续发布情况通报,称唐某违规揽客行为属实,且揽客过程中态度恶劣,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已依规给予行政罚款处

2025-07-15 11:23:00
2025-07-15 10:29:00 “夜经济”激活新“夜”态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去石浦看鱼灯·古城夜游季”活动近日在石浦海峡广场拉开序幕。当地加强对古街古巷古建筑更新与保护,通过“非遗+夜经济”模式,形成“日游海岛、夜赏鱼灯”的全时态文旅体验。图为游客欣赏鱼灯舞表演。胡学军摄(人民图片)安徽省铜陵市犁桥水镇灯火璀璨,游客观看非遗民俗展演

2025-07-15 10:29:00
2025-07-12 16:47:00 鹿晗账号解禁后首晒自拍,秀“金+红”新发色,解禁一周涨粉超400万

7月12日,鹿晗发布三张自拍照,并配文称“夏天”,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鹿晗在账号恢复正常后首次晒照。目前,鹿晗账号解禁一周,各平台涨粉超400万。三张照片中,鹿晗展示了自己的演唱会妆容,以及新发色“金色+红色”。在评论区,鹿晗回复网友称:“17-3。”据透露,鹿晗在7月11日晚的演唱会上答应歌迷会发1

2025-07-12 16:47:00
2025-07-10 20:16:00 重庆首个!开州区投资45亿元建重庆(开州)中药城

“开州是中医药大区,是中国木香之乡,拥有中药材1800余种,黄连产量占全国12%、木香产量占全国40%。”7月10日,重庆开州区举行中药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发布会。开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侯大平称,开州区将投资45亿元建设重庆(开州)中药城,以重庆中药城建设为牵引,实施“双百”倍增提能行动,突出“一区一

2025-07-10 2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