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收购的企业多,只要刺梨品质好,不愁卖不了好价钱!”9月8日,在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龙宫镇新田村,金刺梨种植户胡平洋看着自家基地里果子挂满枝头,憧憬着今年的丰收。
另一边,位于安顺经开区的金刺梨深加工企业,贵州得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生产部经理王显起正指导工人进行设备调试,为即将迎来金刺梨采收做好准备。
“现在农户种植金刺梨积极性高,品质也比较好,我们在满产情况下原料收购都不会愁。”王显起说。
农户种植金刺梨有信心,企业收购货源不愁。这得益于安顺近年来不断完善的金刺梨产业链。

安顺金刺梨规模化种植要追溯到2011年,十余年间,因深加工企业少、农户种植技术不规范等等原因,安顺金刺梨产业发展经历市场销售遇冷、种植面积锐减等数次沉浮。
2022年,安顺市委、市政府为更好统筹城乡发展,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创新涉农资金使用方式,组建SPV公司,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金刺梨与蜂糖李、金刺梨同步纳入安顺三大特色产业进行大力培育,安顺金刺梨再次迎来发展机遇。
如今,这颗曾经长在山间的“野果果”,成为群众增收和企业发展的希望。
安顺全市金刺梨种植面积近7万亩,刺梨加工企业13家。已开发有金刺梨休闲食品、酒水饮料、健康品、美妆品等产品40余种,打造出“魔梨”“黔之梨”“黔力宝”“金蔷薇”“7日C”“索岭尝寿果”等品牌20余个。从种植、生产、研发到销售的金刺梨产业链逐步形成,全产业链总产值近5亿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范力
编辑 杨曦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