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重庆首个!开州区投资45亿元建重庆(开州)中药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20:16:00    

“开州是中医药大区,是中国木香之乡,拥有中药材1800余种,黄连产量占全国12%、木香产量占全国40%。”7月10日,重庆开州区举行中药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发布会。

开州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侯大平称,开州区将投资45亿元建设重庆(开州)中药城,以重庆中药城建设为牵引,实施“双百”倍增提能行动,突出“一区一园一中心全域GAP基地”空间布局,主推“4+4+N”特色品种,强化“五个一批”科技支撑,畅通“1+3+2+N”集散物流体系,打好中药材科研、药膳、加工、美容护肤、中药文化、药文旅融合、交易集散等“七套组合拳”,实施“十大行动”,到2027年,全面投运重庆中药城,建成国家中医药产业融合创新示范区、大三峡大秦巴中药产业和交易集散区、辐射渝川陕鄂的中药材优势产业核心区,创成国家中药材优势产业集群,中药材种植规模稳居全市第一,中医药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西南地区中医药产业的重要增长极。据了解,这是重庆第一个中药城。

近年来,开州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举全区之力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全区产业发展的锻长、挖潜、升级、撬动之举,遵循自然、发展、产业、市场、经济规律,正全力打造“三生天成·道地开州”全产业链,助推“一极两大三区”现代化新开州建设。

据侯大平介绍,开州已有19家企业入驻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吸引17.8亿元资金注入中药材产业,“一棵药苗”到“中药片制剂(颗粒)”全产业链产值超过60亿元。新增药材种植‌1.3万亩‌,带动‌6.3万农户‌增收。目前,全区中药材在地面积位居全市第一,道地药材市场交易额占大三峡大秦巴区域的三分之一,上药、同仁堂、修正等企业正加速抢滩开州。

侯大平从发展布局、主要抓手、重点品种、具体举措、科技支撑、物流体系、保障体系等方面介绍了开州中药材的发展方向。

发展布局:开州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适区适种,构建“高山道地优势药材区+中山特色药材区+低山高效药材区”立体种植格局,打造“一区一园一中心全域GAP基地”。一区:重庆中药城中央商务区。建设36亩集交易中心、检测认证、科研孵化、智慧展销、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功能于一体的中药城总部基地。一园:重庆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建设生产厂房、自动化生产线、产品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等。一中心:中药材交易集散中心。对标国内知名中药材交易市场,打造占地600余亩、地处竹溪高铁站的集中药材交易、信息交流、质量检测、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国性综合性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全域GAP基地:在全区适宜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乡镇(街道),全域推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并输出标准、模式,辐射周边区县300万亩种植基地。

主要抓手:以重庆中药城建设为牵引,实施好“双百”倍增提能行动(百万亩秦巴药谷培育行动、百亿级中医药产业集群提能行动)。

重点品种:聚焦“4+4+N”特色优势品种。第一个“4”:以木香、黄连、玄胡、桔梗等四个道地药材为主导品种。第二个“4”:以杜仲、黄柏、厚朴、枳壳等四种木本药材为重点品种。“N”:以淫羊藿、川党参、天麻、黄精、菊花、银花等区域特色药材为补充品种。

具体举措是:打好中药材科研、药膳、加工、美容护肤、中药文化、药文旅融合、交易集散等“七套组合拳”,实施百万亩秦巴药谷培育、百亿级中医药产业集群、重庆中药城产城融合创新、生物医药产业加工、全域GAP种植基地创建、大秦巴大三峡交易集散、中医药科技创新赋能、药膳美食开发、药旅融合康养、品牌唱响等“十大行动”。

科技支撑是:落实“五个一批”(一所行业领先院校赋能、一名院士大师支撑、一批名老中医加持、一批中医药成果转化、招募一批青年学者)机制,以中国科协指导的“科创中国开州行”为契机,加快构建“科技+人才+产业+企业+制造”支撑体系,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物流体系是:依托“两铁六高一空一港”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建设大三峡大秦巴中药材产业和交易集散中心,打造面向全国的中药材交易集散服务平台,构建“买全国、卖全国”中药材大流通格局。

保障体系是:一是组织保障。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双挂帅”的中药材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指挥部,出台“1+7”实施方案,明确种苗繁育、原料基地、GAP基地建设、科技研发、物流配套等方面30项任务清单及80项具体措施,对来开企业将建立“一对一”服务团队帮助落地。二是政策保障。拟研究出台“黄金政策二十条”,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种植端:种子选育,种苗繁育,设施配套,产地粗加工,成果转化。加工端:优质原料,精深加工,招大引强,数字工厂。药旅端:景区创建,星级饭店。药膳端:餐饮业,餐饮品牌。流通端:销售奖励。科研端: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品牌端:品牌奖励,展会补助。金融端:金融扶持,贷款贴息。三是金融保障。统筹多渠道资金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多家金融机构提供信贷产品。

据了解,作为开州区委、区政府打造的重庆首个中药城,规划了“36亩商务区+600亩交易集散中心+全域GAP基地+5平方公里医药产业园”的空间布局,提出了探索“中药材+”融合发展模式,积极培育中药农业、医药加工、科创商务、商贸物流、药旅康养等中药材产业集群。重庆中药城总投资约45亿元,分三期实施。近期主要以建设重庆中药城商务区为抓手,商务区位于竹溪高铁站片区,总占地面积约36亩,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中医药企业总部、科研研发中心、检测认证中心、会议论坛中心、线上交易中心、展览展销中心等,总投资约3.5亿元,计划在2025年底开工建设,2027年完工投产。其余建设内容正在按计划推进,力争在2030年建成95亩交易集散中心、2500亩生物医药产业园及初加工基地,实现中药种植面积逾80万亩,到2035年全面完成中药城规划建设内容。

上游新闻 谭柯 实习生 郭婧丹

相关文章

2025-08-21 17:55:00 聚焦“民生+创新” 新华百货2025年上半年营收稳中有进

8月21日晚,新华百货(600785)发布2025年中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2.54亿元,净利润8600.81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32亿元,同比增长129.57%,现金流状况显著改善。公司拟向全体股东以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公司多业态协同发展,零售、物流、物业

2025-08-21 17:55:00
2025-08-20 10:36:00 马云时隔六年再现身蚂蚁森林,和树比高

19日下午,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时隔六年再次前往荒漠地区,探访“蚂蚁森林”。视频显示,马云在探访过程中,一边行走一边与当地种树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他表示,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挑战,同时肯定了蚂蚁森林在极端环境下坚持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探访期间,马云还站在一棵树旁与树比高。据新华网此前报道,9年来,蚂

2025-08-20 10:36:00
2025-08-20 01:11:00 无锡出品,霸屏暑期档!

暑期档电影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截至18日下午,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突破100亿元,其中江苏贡献了超10亿元的票房,现象级电影《南京照相馆》以超25亿元的累计票房领跑暑期档。值得一提的是,在暑期档全国城市票房榜前70强中,无锡表现不俗,位列全国第18名。从无锡地区的数据来看,最受欢迎的三部电影分别为《

2025-08-20 01:11:00
2025-08-19 13:46:00 AI救了美图

文 | 蓝媒汇,作者 | 封华,编辑 | 魏晓曾被视为“时代眼泪”的美图公司,如今靠AI起死回生了,堪称科技版“爽文”。8月18日,美图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公司实现营收18.2亿元,同比增长12.3%;调整后净利润为4.67亿元,同比增长71.3%。而就在几年前,还是一番落寞的景象。2018-

2025-08-19 13:46:00
2025-08-19 13:35:00 三厂商中标17亿!中国移动AI推理设备集采揭晓

2025年8月18日,中国移动发布《中国移动2025年至2026年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推理型)集中采购项目_中标候选人公示》。其中,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浪潮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3家厂商获得份额。本次采购规模非常大,本次公示标包1、2、3、4,总计含税价超17亿元。其中,标

2025-08-19 13:35:00
2025-08-19 09:13:00 销售费用、成本激增,恩捷股份上半年亏损超9000万元,公司年报巨亏、首季净利大跌84%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薇8月18日晚间,恩捷股份(002812)公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57.6亿元,同比上升20.5%;归母净利润亏损9311万元,同比下降132.0%;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9454万元,同比下降136.4%;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1亿元,同比下降86.5%。半年报反

2025-08-19 09:13:00
2025-08-17 11:03:00 头版头条!《安徽日报》关注淮南

来源:安徽日报 记者 柏松今天(8月17日)《安徽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 关注报道淮南凤台“三新”产业 育“三新”动能 拓县域新局《安徽日报》(2025年8月17日 头版头条)育“三新”动能 拓县域新局8月16日,记者走进凤台经济开发区国晟科技(安徽)乾景宇辰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每分钟就有5片

2025-08-17 11:03:00
2025-08-17 07:09:00 吉林松原延伸新能源产业链

经济日报长春8月16日讯(记者马洪超)近年来,吉林省松原市积极发挥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将新能源确立为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口,全力构建“源网荷储+装备制造+氢能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2024年,松原市新能源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1亿元,预计“十四五”末,累计拉动相关产业投资超千亿元。松原市清洁

2025-08-17 07: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