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莞老城区“活化”:一条街区激活文旅产业“一池春水”|东莞文旅故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7:29:00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康喜 东莞报道

沿着东江大道一路向上,鳒鱼洲、东莞记忆等东莞新型文旅项目依次出现在眼前,与旁边的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一道构成了这座工业城市特有的文旅风貌。

去年年底,东莞第一个街区型“修旧如旧”城市更新项目——东莞记忆首开区一期正式开放。开放至今,东莞记忆首开区持续引流,日均客流量达8万人次。

过去,人们提起莞城,大概只知晓它是东莞的老城区和城市发展“原点”。而今,借助东莞记忆项目,莞城不再只象征过去那些繁华与兴旺,而是代表着东莞在寻找文化与商业记忆、打造网红打卡新地标上的思考和探索。

曾几何时,随着城市中心向南发展,莞城老街区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莞城街道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主任汪泓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提到,莞城本身区划面积较小,文旅开发用地供给不足,加之缺乏龙头企业和龙头项目落地,过去很长时间里,莞城文旅产业发展面临着旅游资源未形成规模效应、特色品牌、旅游产品开发不足、文旅营销和传播能力不强等问题。

东莞记忆首开区建设项目位于莞城历史资源最丰富、历史价值最高的片区,投资金额约13.3亿元。通过东莞记忆项目,东莞将位于莞城历史街区变成“城市博物馆”。该项目以“微改造”的更新策略,将老旧街区打造为一个融合居住、文化、商业、旅游等多元业态共生的历史文化综合社区,为东莞老城区带来新活力。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莞城还在东莞记忆项目施工途中,发掘出明代南海卫城墙遗址,实证了东莞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这之后,东莞计划建设城墙考古遗址公园,更让莞城看到了老城保护与城市发展融合之路的新希望。

开放近三个月,东莞记忆首开区依旧热闹不减,这座承载了老莞人记忆的百年老街,经过改造后,展现出新的朝气与活力,持续吸引着一批批前来体验打卡的本地市民以及外来游客,短短几百米的试开放街区,日均客流量可高达8万人。

对于东莞这座工业城市来说,如何发展文旅,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东莞如何构建新一轮的城市文化。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认为,东莞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潮流生活休闲聚集地,首先应该着重思考如何构建城市整体的文化品牌,让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东莞、选择东莞,以此构建自身的城市文化认同。

“要推动一座城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认同至关重要。这背后的核心逻辑在于——人是城市的尺度。”林江说。而东莞记忆,恰好为东莞构建了这一认同和记忆,让这份共同记忆扩散到在这座城市生活过的2亿人口中。

东莞老字号东方红照相馆是首开区里最被市民熟知的商铺之一。这间照相馆,在莞城骑楼街上见证了东莞大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项目完工后,东方红照相馆店主张叶仁第一时间搬迁进驻。“开街以后人流量明显多了起来,前两天还有老街坊找过来,说要拍一张留作纪念。”店主张叶仁说道。

但作为老城区更新项目,东莞记忆的改造难度并不亚于其他地区,可以说全是“绣花”功夫。承建工程建设的中建三局湾区公司项目经理李继伟拿骑楼街上的110栋老房子举例,“里面很多木结构已经撑不住了,改造既要加固翻新,又不能改变原有的墙体,有的要在外面‘穿衣’,里面再加‘内胆’,很考验施工工艺。”

以100多年前创办的商号“天成纱罗绸缎”为例,该商号曾是东莞颇有名气的一个文房商号。后因种种原因,商号被淹没在砂灰里。负责此次修缮工程的技术人员李刚说,“天成纱罗绸缎”所在的骑楼,是一栋中西结合的历史建筑。修缮前,建筑的外立面经过粉刷,且风化破损严重,也不知商号存在。而后,李刚和团队花费近20个工时才最终将这块百年店铺招牌完整地呈现出来。

在东莞记忆首开区一期开放的中兴路骑楼街上,类似这样的老商号在修缮过程中被发掘出来10余个。这些老商号的重见天日,让人们对这些老商号的历史故事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也勾起了无数老一辈东莞人心中的记忆,这为东莞记忆持续引流奠定了文化基础。

除了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新,老城区的活化利用,更重要的是街区内容业态的丰富多样。纵观全国老城区更新和文旅“出圈”的典范,无论是广州的陈家祠、永庆坊还是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成都远洋太古里等,无一不包含着历史建筑的精细化保护、功能置换、文化传承与商业融合的模式,其背后依靠的是一座城市整体文旅的吸引度。

伴随着东莞记忆项目部将对这些老商号进行挖掘活化,莞城也在积极引入符合年轻消费群体的新业态,让东莞记忆项目成为东莞老城区探索文旅融合的典范。

东莞记忆项目运营方万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东莞记忆引入东莞本地潮流品牌和老字号,以产品和特色商铺,结合地方文化标签,吸引游客和年轻人,形成文化与经济的良性循环。“首先找来从东莞走出去的知名服饰潮牌,让这些潮流主理人进驻故乡,如拥有121万粉丝的SUPERTOFU,拥有51万粉丝的DAKYAM等。”该负责人说。

新店共存的原住民,使街区的商业气息与家庭气息相互交融。行走在更新后的中兴路,人们可逛潮牌服饰店、年轻主理人店、书店、艺术展馆,喝咖啡、本地凉茶,也可以寻访老字号钟表店、照相馆。将来,这里的青年公寓、共享空间、独立工作室等设施,也会提供更多与工作、生活相关的驻留选择。

“青年是当前引领潮流风向的主力军,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老城不再空心化,让青年在这里有获得感,这背后就是莞城的宜居和新生。有新业态、新人口进入,还有新生活。”莞城街道规划管理所李嘉华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东莞记忆项目并非只是“修旧如旧”和引进新业态,它背后是老城区如何焕发旺盛生命力的全新命题。

自宋代以来,历代的城市遗迹、始建于1384年的西城楼、1930年的岭南骑楼和老字号商铺,让莞城始终是东莞历史文化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

但过去的莞城,城市开发强度高达96.4%,一度饱受产业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建筑破旧化、文化难创新等难题困扰。此外,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尚未成熟,使得莞城急需寻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去年,东莞正式获评中央首批城市更新行动资格,拉响了莞城老城区活化利用的号角,也为其推动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新机遇。对于莞城而言,如何通过城市更新项目,找寻城市新的生存路径,不仅关于莞城文旅发展,更关乎这座老城区转型升级模式的探索。

从这个层面上观察东莞记忆项目便能发现,该项目既借鉴了佛山、广州、苏州等城市依托人文景观和历史底蕴、借力旅游客群转化商业价值的经验,又凭借招商和宣介,探索出一则东莞老城区破局的商业改造案例。

莞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钊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莞城将从多方面推动东莞记忆项目真正成为其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打造文旅产业的核心。如打造贯通可园—骑楼历史风貌区—迎恩门的历史文化之径,与已开放的明渠段共同构建滨水文化活力带;进一步引入多元化业态,积极引入非遗工坊、本土青年品牌、国际潮牌,形成“传统+新锐”的商业共生矩阵。

“我们还将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大力培育工业设计产业集群,与东莞记忆项目相配套,推动莞城产业与文旅互补互促、融合发展,将‘文旅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陈钊表示。

而站在全国角度上看,在各城市大力实施存量更新之下,从主题街区、大型主题公园到特色小镇、古城古镇,过去那些依赖于地产经济的文旅项目面临全新挑战,市场正在重新审视文旅项目的价值和意义,不再将其视为简单的开发项目或旅游场所。

林江表示,当前各城市、品牌业态均在注重“场景重构”视角,但这绝不意味着只是简单做个景观,其关键还在于“人”——处在这个城市空间中的居住者和消费者。通俗来说,就是做到服务于人,重新塑造城市居民游客共同幸福的社会生活。

如成都历史工业遗址更新项目“东郊记忆”在公共空间的打造上历经几次更新调改,考虑到游客在消费之外的多种需求。调整后的东郊记忆业态分布丰富,集休闲娱乐、艺术创意、商务办公、酒店住宿于一体,满足不同人群对音乐、潮流、时尚的需求,打造了一个融合文化、商业、旅游的全新业态。

在传统与现代和美共生的当下,莞城应该如何借助东莞记忆项目、未来打造的复合型城市考古遗址公园等载体,真正以场景视角和人本需求为依托,探索出一条东莞人文经济学的样本道路,或许是摆在莞城打造老城保护与城市发展融合之路上的必答题。

在林江看来,这首先需要东莞将“东莞人、东莞文化、东莞元素”三个层面以项目载体展现出来,同时,需要东莞在文旅服务上有更大作为,更加强调服务意识、运营意识、创新意识,更加强调持续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真正答好人文经济学的时代考题。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2025-08-22 10:37:00 2025年福建省适龄女性HPV疫苗接种项目即将开展!

为积极响应国家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根据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卫健委联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妇联,持续完善适龄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项目,为具有福建省学籍或户籍、未接种过HPV疫苗且年龄在13周岁至14周岁的女性,提供HPV疫苗接种服务。2025年福建省适龄女性HPV疫苗接种项目

2025-08-22 10:37:00
2025-08-21 15:41:00 改造老旧管网 保障民生福祉——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等三部门组织2025年“走进市办实事见证民生项目”活动

8月19日,市城市管理局会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水务管理局组织2025年“走进市办实事,见证民生项目”——新建和改造水气暖管网专场观摩活动,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机关干部及新闻媒体记者等社会各界代表近40人实地观摩了市办实事项目成果。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煜华,市住房和城乡建

2025-08-21 15:41:00
2025-08-20 09:28:00 G345沙久项目年哲山隧道双洞贯通

青海新闻网2025-08-20 07:42:488月18日,从青海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日前,G345线沙木多黄河大桥至久治公路工程项目(以下简称“沙久项目”)控制性工程年哲山隧道左洞顺利贯通。至此,沙久项目两大关键隧道工程——大仓隧道与年哲山隧道全线贯通。据悉,年哲山隧道段围岩整体性差

2025-08-20 09:28:00
2025-08-17 11:30:00 省市县三级热线公布!山东中度以上失能老人消费补贴申领问题,可打这些电话

目前,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消费补贴申领活动正在山东有序开展。为做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试点工作,优化政策咨询服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8月15日,山东省民政厅公布省市县三级咨询服务热线电话,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申领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可拨打热线电话咨询。日前,民政部、财政部组

2025-08-17 11:30:00
2025-08-17 11:03:00 头版头条!《安徽日报》关注淮南

来源:安徽日报 记者 柏松今天(8月17日)《安徽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 关注报道淮南凤台“三新”产业 育“三新”动能 拓县域新局《安徽日报》(2025年8月17日 头版头条)育“三新”动能 拓县域新局8月16日,记者走进凤台经济开发区国晟科技(安徽)乾景宇辰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每分钟就有5片

2025-08-17 11:03:00
2025-08-17 07:09:00 吉林松原延伸新能源产业链

经济日报长春8月16日讯(记者马洪超)近年来,吉林省松原市积极发挥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将新能源确立为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口,全力构建“源网荷储+装备制造+氢能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2024年,松原市新能源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1亿元,预计“十四五”末,累计拉动相关产业投资超千亿元。松原市清洁

2025-08-17 07:09:00
2025-08-15 10:55:00 “组团实习”常态化!校地合作探索“前置育才”新路径

Transparency“收获了非常多的东西,可以与一座城市有长达一个月的链接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在东莞市虎门镇参加2025年东莞市“百校千人”实习计划暨“展翅计划”行动的重庆大学实习生周昊璇说。由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指导,中共东莞市委组织部(东莞市委人才办)、共青团东莞市

2025-08-15 10:55:00
2025-08-15 10:09:00 内蒙古应用AI技术引领全国找矿突破

8月14日,由内蒙古地质矿产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自治区科技“突围”工程“揭榜挂帅”项目——“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矿产资源预测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启动会在呼和浩特举行。该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内蒙古在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领域迈出了从“经验驱动”向“智能决策”跨越的关键一步,将为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

2025-08-15 1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