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蕴含和合理念 传统与现代交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9:14:00    

在墨西哥城一家中餐自助餐厅内,当地食客挑选菜品。本报墨西哥分社 埃内斯托·多明戈斯摄

瑙鲁民众在当地一家中餐厅聚餐。新华社记者 王 申摄

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卡林(左)和同事一起品尝包子。本报记者 曹玲娟摄

广坦展示自己做的融合风味小龙虾拌面。周 琪摄

从川菜的麻辣到粤菜的清淡,从西北菜的醇厚到淮扬菜的鲜香……中国美食以其丰富的品类和独特的风味,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中国美食不仅是一种味觉的享受,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近日,本报记者采访多位喜爱中餐的外国友人,以及致力于传播中华饮食文化的中外达人,请他们分享了自己对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见解。

“中国美食蕴含了太多的文化密码”

初见塞尔吉奥·洛佩斯·埃尔南德斯,他正独自坐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中心唐人街的一家中餐厅,津津有味地吃着辣子鸡丁和蛋炒饭。

因为工作的地方附近有许多中餐厅,洛佩斯几乎每个工作日的午餐都吃中餐。感受中餐的不同风味和烹饪方法,对他来说“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可以让味蕾获得极大满足”。

在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见到在此工作的美国人卡林时,他正与中国同事热烈讨论自己是“香菜党”还是“非香菜党”——来到中国8年多,卡林早已练就了“中国胃”。“早!吃了吗?”记者来了个中国式寒暄。卡林热情回答:“吃了,吃了咱们员工餐厅的大肉包子。”卡林热爱中国文化,也对中国美食如数家珍。他认为,走近中国美食的经历,就是一场“奇幻探险之旅”,有太多的惊喜与收获。

卡林清楚记得,自己刚来中国时,第一次吃小笼包就烫了嘴。如今,他已经可以教别人要“先开窗,后吸汤”。“中国有太多美食,就像一座‘宝库’,可以探索很久。”这座“宝库”中,卡林最喜爱的是朴素的凉拌米线。2023年,他随朋友到云南嵩明县旅游,看到好多人围在小吃摊前吃米线,“一张巨大的案台上,摆满了各种调料,你可以加点酸,也可以加点辣……”卡林在云南待了半个月,也足足捧了半个月米线碗。他说:“中国美食蕴含了太多的文化密码,有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无限魅力。”

冰糖葫芦、龙须糖、咖喱鱼蛋……今年2月初在马来西亚马六甲举行的“新春美食之夜”活动上,各式各样的中国美食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马来西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颜天禄曾多次参加中华饮食文化推广活动,在他看来,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食材选料、烹饪技法到色、香、味、形的和谐统一,中国美食展现出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包容。

在马来西亚,包子这一中式传统面点,发展出了多种本土化口味。“我们不仅有传统肉包子、素包子,还有采用南洋地区独特的甜点抹酱——咖央酱做馅的包子。”颜天禄表示,马中双边饮食文化相近,通过饮食文化“走出去、引进来”的实践,马中命运共同体有了更具体的表达。马来西亚人可以透过舌尖上的体验,进一步接触与了解中国文化。

“那时我学中文的一大爱好就是翻译菜单”

正午时分,巴西里约热内卢蒂茹卡区的“中国城”餐厅里人气很旺,其中有不少巴西面孔。他们有的熟练地用筷子夹起炒面,有的则略显生疏地用叉子和勺子配合着从盘中挑起豆腐。“餐厅已经开了30多年,不仅承载了很多华侨华人的回忆,也让巴西人逐步认识并喜欢中餐。”餐厅老板苏子梁告诉记者。

巴西顾客普遍喜欢炒面、饺子、河粉等中式传统菜品。此外,使用里约当地海鲜等食材制作的中式菜肴,或者加入巴西人喜欢的奶酪制作的中式点心,结合巴西流行的“公斤饭”推出的中餐自助等,也深受当地人的欢迎。苏子梁说:“融合不仅让当地人更容易接受中餐,也让中华饮食文化在异国他乡焕发新的活力。”

苏子梁的餐厅还会在中国传统节日举办包饺子、包粽子等体验活动,让巴西人了解中国美食背后的文化故事。“未来我们还计划邀请更多中国厨师来这里展示烹饪技巧,与当地食客交流互动,进一步加深巴西人对中国餐饮的了解。”苏子梁说。

巴西姑娘法欣怡是“中国城”餐厅的常客。去年,她在北京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中文课程,并在一个北京家庭寄宿,沉浸式感受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关于中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和寄宿家庭的家人一起吃火锅。餐桌中间是一大锅热气腾腾的高汤,各种肉类、蔬菜、豆制品下锅涮煮,汤底的辛辣、食材的鲜美和蘸料的浓香完美融合。”法欣怡说。

除了美味的食物,法欣怡更被餐桌上那和气美满的氛围深深打动。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涮着各自喜爱的食材,一边分享着自己的故事,“用餐是人与人之间真实发生联结的时刻”。法欣怡利用在中国学习的机会,在各地品尝了不同的中餐菜式。“在一些地方,中餐通过世代相传的食谱,保留下传统烹饪技术;在另一些地方,尤其是国际化大都市,中国厨师对中式经典菜品进行了一些创新改良,这也是中餐极具包容性的体现。”她说。

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中西式厨具之间熟练切换,法国主厨科朗坦·德尔克罗瓦在中文社交网络上有一个被网友熟知的名字——广坦。2002年,还是法国商校学生的他,出于对中国的好奇选择来华进行交流学习,却意外地被博大精深的中国美食所“俘获”。“那时我学中文的一大爱好就是翻译菜单。”广坦回忆道,如“蚂蚁上树”等菜名,生动有趣又充满诗意。

在中国求学的经历大大激发了广坦对于烹饪和美食的兴趣。回到法国后,他前往著名的保罗·博古斯酒店管理与厨艺学院学习。2010年,学院计划在上海开设分校,广坦抓住机会回到中国,在分校担任副主厨,后来通过在网络平台分享美食成了广受欢迎的网红。“虽然没像最初计划的那样开办餐厅,但我却以这种方式,将法中美食文化传播给了更多人。”广坦说。

在中国生活多年,广坦探索了各种菜系,对粤菜尤为喜爱,“因为它与法餐都高度重视食材的鲜美和高汤的运用”。每次回法国,他都会为亲友下厨做正宗的中餐。“我不仅原汁原味地呈现这些菜肴,还会向他们讲述每道菜的由来及其背后的地域文化,这往往能极大地激发法国朋友的兴趣。”广坦认为,类似《风味人间》这样富含人文气息的纪录片,也是推广中华饮食文化的优秀载体之一。

“美食的交流拉近了我们两国人民的距离”

前不久,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匈牙利民族学博物馆共同主办的“食味中华——中华古代饮食文化展”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落下帷幕。为期3个月的展览,共展出文物90件,从食材、饮品、器具到烹饪技法、礼仪制度等,呈现中华古代饮食的发展变迁与文化内涵,吸引众多热爱中华饮食文化的匈牙利人前去参观。

匈牙利民族学博物馆馆长凯梅奇对于展览的成功举办颇感欣喜。“我去过北京两次,讲究色香味俱全的中国美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凯梅奇说,如今在匈牙利,人们对中国文化也越来越感兴趣。“这次展览让匈牙利人深入了解中国美食的起源和历史,让我们能够在布达佩斯近距离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我想这就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所在。”

深谙法中“双料”美食的广坦,在菜品融合和创新方面颇为得心应手,例如使用中国的桂花酒制作西式甜点提拉米苏。参加综艺节目《中餐厅》时,他在法国诺曼底的节目现场借鉴云南鲜花饼的工艺,制作了填充玫瑰花馅料的“玛德琳娜”小蛋糕。不久前,他还为中国茶饮品牌霸王茶姬开发了新的烘焙产品——“岭南竹韵千层酥”“芝士腊肠味吐司”,巧妙地融合了中式糕点的美学与法式糕点的技艺,展现出中法饮食文化交流的潜力。“中餐的材料丰富多样,相信能够给法式甜点带来无限创意。”广坦说。

“贯穿着和合理念,中式菜肴混合着各式材料,协调着各种口味,碰撞出让人印象深刻的美味。”洛佩斯说,“美食的交流拉近了我们两国人民的距离,激发我们对彼此文化的浓厚兴趣,促使我们深入了解彼此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本报记者俞懿春、谢佳宁、曹玲娟、刘慧、时元皓、尚凯元、禹丽敏)

相关文章

2025-07-04 11:34:0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答政知见

撰文丨董鑫7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和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文艺活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介绍,根据统一安排,自7月7日开始,在中国人

2025-07-04 11:34:00
2025-07-03 09:32:00 牟健为航空航天摄影艺术展开幕

水母网7月3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柴向阳 摄影报道)1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烟台籍著名军旅摄影家牟健为航空航天摄影艺术展在烟台所城艺文书院隆重开幕。作者用他独特的空天视角“摄猎”的艺术写照,见证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航空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牟健为是胶东大地养育的优

2025-07-03 09:32:00
2025-07-02 20:16:00 中国超有young:外国人拍中国 = AI 造假?上合国家青年用镜头回应网络质疑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7月1日电(记者 潘一侨 于涵)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交流已成为连接各国人民心灵的重要纽带。而有这样一位俄罗斯博主,她用镜头记录下在中国的点滴,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而多元的中国,她就是诺娃。从语言学习到博士深造: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诺娃与中国的缘分始于2019年。那一年,

2025-07-02 20:16:00
2025-07-02 10:14:00 外资加码布局!三菱电机智能制造科技中国集团总部正式落成

2025年6月30日,三菱电机智能制造科技中国集团总部正式落成。这是今年3月三菱电机株式会社宣布在中国成立新公司后落地的最新成果,标志着三菱电机工业自动化事业在华经营模式发生变革,以产销研一体化的自主经营,进一步兑现服务中国市场的承诺。三菱电机智能制造科技中国集团总部落成仪式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唐晓

2025-07-02 10:14:00
2025-06-30 22:01:00 特朗普承认:这就是美国对中国干的事

当地时间6月29日,在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播出的访谈节目中,反华主播玛丽亚·巴蒂罗莫污蔑中国对美国进行“网络攻击”和“知识产权偷窃”。特朗普反问:“你觉得我们没对中国做这些事吗?世道就是这样,这是个肮脏的世界。”责编:王时丹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30 22:01:00
2025-06-30 09:00:00 “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惠州

6月26日至27日,由中宣部组织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惠州,深入胜宏科技、利元亨、亿纬锂能等标杆企业,以实地走访形式解码粤港澳大湾区节点城市的产业活力与创新动能。  此次采访团由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等行业媒体,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省级媒体

2025-06-30 09:00:00
2025-06-29 15:28:00 海外华商中国寻机:掘金数字经济 探路出海新品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电 (记者 徐文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海外华商在中国寻求发展机遇。近日,多位华商接受中新社记者连线采访,讲述在中国觅商机、学经验、促交流的见闻收获。“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互联网用户群,拥有丰富的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活跃的创新生态和强大的政策支持,是发

2025-06-29 15:28:00
2025-06-26 16:02:00 国防部:美方不要欺骗误导美国民众和国际社会

6月26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答记者问。记者:据报道,近期美国防部长在国会听证会上称,中国是“步步紧逼的威胁”,美方将优先增加印太地区威慑力,“以实力求和平”。美国“大而美”法案明确将拨款120亿美元用于“太平洋吓阻计划”,提升印太部队战备实力,强化台湾防卫能力。请

2025-06-26 16: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