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独家丨陈光炎:特朗普关税政策首先打垮的恐怕是苹果公司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21:15:00    

直新闻按


美国总统特朗普高举的关税大棒仍在搅动全球供应链安全与稳定,近期更是在对华关税政策上释放所谓“谈判烟雾弹”试图混淆视听,遭到中方多次反驳澄清。中美关税风波接下来将走向何方?与此同时,美国“对等关税”政策也持续影响着东南亚国家,其中对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太阳能产品新设的高昂关税,又是否“剑指”中国?对于美滥施关税,东盟国家应如何应对?


4月27日,在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东盟经济关系研讨会”期间,直新闻专访了新加坡贸工部前首席经济学家、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陈光炎。他分析说,特朗普所释放的“谈判烟雾弹”,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一方面迫于国内压力急于“立竿见影”,另一方面又低估了对盟友和全球信心的双重伤害。


至于东盟国家,陈教授认为,它们既要维护与美国的出口纽带,又不愿放弃来自中国的投资红利,于是纷纷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竭力避免被卷入“二选一”的困境。谈及苹果产业链的迁移难题,他更以深圳二十余年产业升级经验为例,指出短期内印度难以复制高度成熟的供应体系,中低端产能转移虽可行,却需长达数载的准备与磨合。


以下是专访实录。


陈光炎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陈淼松专访。


直新闻:让我们先谈谈美国和中国的关税战。我们知道,最近美方透露正和中方进行接触,而外交部发言人日前明确否认了这一消息,称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美方不要混淆视听。那么您如何解释美方刻意制造的这种混乱呢?这也是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的一部分吗?


新加坡贸工部前首席经济学家、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 陈光炎:是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特朗普日前在接受《时代》杂志采访时说与中方领导人进行了接触,但马上就被中方“辟谣”了,对此,我的感觉是,特朗普可能是在夸大其词。


这实际上表明,特朗普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因为在推出所谓“对等关税”后,美国股市下跌,美元走弱。所以特朗普急于展示他政策的成效。但是,特朗普是不可预测的一个人,他今天这样,明天可能就又变了,这样的态度令中方担忧,所以中方的态度是,希望特朗普以及其团队的高官们能表现得更尊重对方,更加包容,而不是过于咄咄逼人。



直新闻:正如我们所知,美国政府已经对来自东盟国家的太阳能电池板产品征收了高额关税。特朗普政府对东盟国家征收如此高的关税意味着什么?这是否是在警告东盟国家,让它们在经贸合作上与中国保持距离?


新加坡贸工部前首席经济学家、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 陈光炎:我认为,目前的形势是,在特朗普大规模加征关税的背景下,各行业的游说团体纷纷出面为自身利益进行游说。大家注意到,美方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对东南亚一些国家加征了超高额关税,这一方面是因为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 Solar)曾经对特朗普进行了强有力的游说,另一方面,特朗普本人也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将部分就业机会带回国内。


此外,还有一件非常值得注意的事,就是大量太阳能产品的出口主要来自中国公司在东盟国家(如东南亚地区)的投资,并从那里出口至美国,这给美国本土的太阳能企业带来了竞争压力。而特朗普试图以这种方式保护美国本土企业,这也传递了一个信号:如果东盟国家与中国走得太近,美国可能也会对其采取相似措施。而且,我们也看到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目前已经申请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一系列举动表明,一些东盟国家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向中国倾斜,而美国对此感到十分不安,并将关税政策作为对东盟国家施加压力的一个手段。



直新闻:我们已经看到,一些东盟国家在应对美国关税政策时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同时也与中国保持着良好、友好的关系,甚至有些国家在过去几个月、几周内进一步加强了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对此,您怎么看?


新加坡贸工部前首席经济学家、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 陈光炎:东盟国家目前确实处于一个非常艰难的位置。它们在出口上很大程度依赖美国市场,同时又相当依赖来自中国的投资。在这样的情况下,它们正在努力寻求一种平衡。以越南为例。一方面,越南派代表团前往美国,试图与美方沟通,希望美方不要对越南征收过高的关税;另一方面,越南也积极与在当地投资、创造就业的中国企业接触。


所有东盟国家都在尽力避免同时得罪中美两大国。例如,马来西亚一方面依赖“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项目,另一方面也依赖美国在数据中心等领域的投资。这种对中美双方的高度依赖,使得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纷纷派出代表团前往华盛顿,试图就特朗普提出的一些要求进行沟通和调整,但同时也在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经贸联系,从中寻求平衡。


所以,某种程度上,整个东南亚地区现在被夹在中美两国之间,必须谨慎地保持平衡。他们既不能得罪美国,也不能得罪中国,因此必须寻找一种中间立场,以维持自身的经济增长、国际联系、外资流入以及市场准入的机会。



直新闻:您如何看待中美关税战的未来走向?东盟国家最终会成为受益者吗?正如我们看到的,像苹果这样的跨国公司已经表示希望将iPhone的组装转移到印度或其他东盟国家,您对此怎么看?


新加坡贸工部前首席经济学家、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 陈光炎:现在的局势非常复杂,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但我认为,特朗普低估了自己会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他的关税政策打击了许多国家,其中一些还是他的盟友,比如日本、韩国、加拿大等。目前我们看到的是,特朗普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美元贬值,金融市场不景气,股市动荡,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在上升,整体市场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


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正在试图减少一些不确定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会对苹果公司给予部分豁免,因为若继续施压,将带来更多额外的问题。


不过,我认为,目前看来,特朗普所承受的压力,要比中国大得多。从长期来看的话,这种贸易几乎隔绝的状况对于双方都是不可持续的,也许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双方会释放一些缓和局势的信号,因为让局势进一步升级,并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而对于东盟国家来说,如果中美关系回暖,无疑是件好事。东盟国家所承受的压力也会随之减轻。这种局势就像是“父母在争吵,孩子们在夹缝中生存”。因此,现在很多东盟国家都希望美国和中国能够早日实现一定程度的和解,降低彼此间的关税壁垒,从而改善关系,恢复贸易流动。即使未来贸易规模可能无法回到过去的高峰,但至少不会演变成对所有人都极为不利的局面。



直新闻:我记得在您的演讲中提到,虽然苹果公司希望将iPhone的组装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印度或其他国家,但实际上这似乎很难实现。能否请您进一步解释一下?如果将时间放得更长,这种转移是否有可能实现呢?


新加坡贸工部前首席经济学家、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 陈光炎:这并不容易,原因很简单。苹果最初将产线搬迁到中国,是在大约25年前,在深圳建立了生产基地。当时,中国工人的技能水平并不高,生产的组件质量也不理想,成品的精细度也欠佳。因此,为了提高质量,苹果不得不从美国派遣人员来培训中国本地工人,这也花了不少时间。而且,早期很多关键组件无法在中国生产,必须从韩国、日本或美国等地采购。


但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工人的技能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也越来越好,本土供应商在关键零部件上的能力也有所增强,甚至一些精密零部件制造能力在全球首屈一指。可以说,苹果用了二十多年时间,才在中国打造出高质量且具有成本效益的供应链体系。


那么现在,我们看到,苹果尝试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印度等国家,但这非常困难。很显然,印度工人的技能水平目前还达不到要求,而且印度的行政体系也比较复杂、低效。事实上,苹果已经在印度生产了一些耳机产品,但以我的个人体验为例,我妻子之前购买了一款印度生产的苹果耳机,结果发现它又重又笨,而且质量很差。


总的来说,苹果确实希望加快在印度或者东南亚地区布局,也确实要求一些台湾供应商去印度设厂,协助开发。但即便如此,在未来的5到7年内,印度最多只能承担较低端的生产任务。要想让印度工厂达到中国目前的生产水平和质量,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直新闻:特朗普希望制造业回流,那您认为苹果最终会把生产线迁回美国吗?


新加坡贸工部前首席经济学家、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 陈光炎: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据苹果公司的内部研究,全部放在美国生产的话,成本将飙升至现在的三倍。这样一来,苹果的利润空间将几乎被彻底压缩,售价也将大幅提高。在零售端,这样高昂的价格将极大影响销量,消费者会转向其他品牌,比如三星,这将严重削弱苹果的市场份额。因此,苹果目前处于一个非常艰难的局面。未来可能的策略是,他们会继续在中国保留一定比例的产能,同时将一些中低端产品的生产逐步转移到印度等地,尽量分散风险。


记者丨陈淼松 钱勇

排版丨郑志佳

编辑丨刘莹

审校丨杨颖

监制丨李璨

相关文章

2025-07-28 07:05:00 从鲁迅张爱玲到大湾区文学,许子东解锁现当代文学的“流量密码”

文学教授许子东和他最新个人文集中的《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7月18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的第35届香港书展上,李欧梵与许子东两位知名学者,展开了一场题为“从鲁迅到张爱玲”的对谈,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慕名而来,他们中的很多人是许子东的粉丝。鲁迅和张爱玲如何能够穿越百年时光的长河,在每个历史时期都焕

2025-07-28 07:05:00
2025-07-27 17:42:00 欧洲头条|大众承压 美加关税拖累“德国制造”

利润骤降近四成、重组成本高企、全球供应链承压——这是大众集团刚刚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所揭示的现实。乍看是一份企业半年报,实则是一块“德国制造”在全球政治经济裂变中的试金石。大众的阵痛,不只是个体车企的挑战,而是整个德国工业在制度压力、地缘摩擦与技术转型三重夹击下的缩影。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业绩回顾

2025-07-27 17:42:00
2025-07-27 09:23:00 焦点访谈丨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中国速度依靠的是交通网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这些年,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生活里的中国速度,有时是坐在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上,有时是在家中享用从千里外速运来的新鲜水果或者是海鲜。从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到纵横交错的高铁路网,从国家交通大动脉到如同毛细血管般延伸的农村公路,从城乡间的便捷穿梭到货物的高效流通,一条条路的延伸拓展

2025-07-27 09:23:00
2025-07-27 08:37:00 特朗普与柬埔寨和泰国领导人通电话 两国回应

当地时间7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说,他当天分别与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泰国代理总理普坦通电话,称两国只有结束边境冲突,美国才会考虑与两国达成贸易协议。特朗普表示,美国与泰国和柬埔寨都有贸易往来,如果两国正在冲突,美国不想与两国达成任何协议。“当一切尘埃落定,和平即将到来时,我期待与这两个国

2025-07-27 08:37:00
2025-07-27 08:30:00 古巴总理喊话美国:不投降、不屈服、不下跪!

古巴总理马雷罗26日在“7·26国家起义日”纪念活动上强调,古巴不会屈服于美国对古敌对政策,将战胜重重困难,不惜一切代价捍卫国家尊严。当天,古巴在中部城市谢戈德阿维拉举行庆典活动,纪念“7·26国家起义日”。活动现场,约一万名古巴民众手持国旗和“7·26”运动标志性黑红旗,高呼爱国口号。古巴革命领导

2025-07-27 08:30:00
2025-07-26 21:03:00 好评中国丨数字丝路:让技术跨越国界,用合作书写未来

中工网评论员 张雪据近日《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7月24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在福建泉州开幕。本次论坛以“数智海丝 共迎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聚焦“一带一路”数字贸易开放合作、人工智能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际运输数智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等重要议题;来自全

2025-07-26 21:03:00
2025-07-26 12:03:00 综述|欧洲各界期待欧中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

新华社布鲁塞尔7月25日电新华社记者7月24日,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欧洲各界期待欧中双方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深化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中欧合作成果丰硕50年来,中欧年贸易额从24亿美元增长到7858亿美元,增长了300多倍,投资额从几乎为零

2025-07-26 12:03:00
2025-07-25 17:04:00 突发!山西临汾发生地震,多地网友反映震感强烈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7月25日10时13分在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北纬35.85度,东经111.27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9千米。图源:中国地震台网 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应急广播与腾讯联合推出的“中国地震台网”全国地震预警微信小程序,向震中周边359010名用户推送预警信

2025-07-25 1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