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闻调查丨从新通道看成渝地区建设之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23:01:00    

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是多地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措施,也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交通、经贸合作的典范。2024年,中欧班列(成渝)全年开行超5700列,开行量领跑全国,占全国开行总量的三分之一。同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55个港口,成为连接国内外的重要纽带,也促进了西部地区交通、物流、经济的融合。

中欧班列:

从竞争到合作

“渝新欧”开通改变以往运输格局

被称为“山城”的重庆,虽坐拥长江黄金水道,但外贸物流曾长期受困于“向东绕海”的漫长周期,而空运又成本高昂,因此外向型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2011年,为了将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出口欧洲,首条中欧班列线路“渝新欧”从重庆团结村站启运,新的物流通道为当地产业和地区发展带来了重要改变。

“渝新欧”的开通,将重庆到欧洲的运输时间缩短到16天,成本缩减至空运的五分之一。按照“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逻辑,作为中欧班列先行者的重庆,实现了电子产品、医药等产业集聚和产值增长,班列始发点团结村中心站,由重庆沙坪坝区一个四等小站发展为国际物流枢纽。

在“渝新欧”之后,成都、武汉、郑州等地也纷纷开通班列。2016年,国家统一了中欧班列品牌,2017年,中欧班列呈爆发式增长,到2019年,全国有60多座城市开通了中欧班列。

重庆口岸物流办铁路处处长彭茜介绍,西部的城市对中欧班列的建设格外重视,是因为它觉得这个东西,对它的整个开放的格局来说,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另外一方面,大家也是想积极的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是有这方面的一个战略的需求的,那当然,这背后肯定也有无数的市场的响应,它肯定在这一块通道做好了,它也会有很多的产业的汇聚,还是这样一个逻辑。

多地积极响应 各地在中欧班列上开始竞争较量

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是多地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措施,也成为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交通、经贸合作的典范。但与此同时,各地在中欧班列上也不可避免地开始竞争和较量。

根据统计,从2011年到2018年,中欧班列的年开行数量从最初的17列发展到2018年的6300多列。除了铁路运行资源的争夺外,货源之争是另一个重点。

彭茜表示,为了开行量的一些需求,它可能在本地的一些货源拿完了以后,还想开一些班列,它就可能会要去挖一些其他地方的货源,它可能会需要以更低的市场价格去竞争。班列也是一个产品,首先就是你要把这个产品运营好。

各地在开行中欧班列时,都对中欧班列进行补贴,最初,这对于培育市场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当各地对货源的争抢越来越激烈时,加大补贴力度,降低价格,成了很多城市的竞争手段。

据介绍,当时,重庆参考海运价格对班列实行专项补贴;郑州不仅参照海运价格补贴,还负担周围1500公里的集货运输费用;武汉则提出补贴标准不低于重庆、郑州、西安等地……而距离重庆仅300公里的成都,因为位置相近、产业相似,与重庆在中欧班列中的竞争尤为明显。

成渝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的比拼、货源的争夺,逐渐演变成两地政府财政补贴的比拼。这样的“内卷”没有换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反而伤害了产业发展、影响中欧班列的未来前景。

2020年1月,中共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部署,并强调,成渝地区要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成渝两地的中欧班列也开始做出突破困局的尝试。

双城经济圈让资源共建共享

尽管有着强烈愿望,但最初双方对于如何统筹重庆与成都的中欧班列的发展,也存在困惑。据介绍,成渝两地的中欧班列由各自的平台公司负责运营组织,有不同的管理体系和发展模式,经过双方磋商沟通,较难的资产融合和产业融合,被作为两地合作的远期目标,近期首先建立沟通机制,解决突出矛盾。

2021年1月1日,重庆和成都同时发出两趟中欧班列,分别驶向德国杜伊斯堡和波兰罗兹,它们统一使用“中欧班列(成渝)”的名称,在全国首次实现了跨省域的中欧班列合作。成渝两地也从此开始每月对班列开行计划统筹分配,并将班列数据合并,以“成渝号”作为整体对外公布数据,两地还联手推动价格、规模、政策的协同共进。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印发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被赋予“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定位,纲要中特别提到,要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推动集结点、代理、运输、仓储、信息等资源共建共享。

在完成初步合作后,成渝两地开始在中欧班列统一订舱、统一线路、统一成本、统一标准等方面继续推进。通过整合资源、共享信息,避免重复建设,降低运营成本。

如今的中欧班列更多的是在比拼服务质量、物流效率以及境外贸易节点的建设能力。2024年,中欧班列(成渝)全年开行超5700列,开行量领跑全国,占全国开行总量的三分之一。

西部陆海新通道:

多式联运 降本增效

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提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明确了“五统一、一破除”的重点工作。

在中欧班列打通西向通道之后,深居内地的重庆继续建设通道网络,探索以多式联运的方式,寻找南向出海口。

林经理所在的重庆万凯新材料公司,位于重庆市涪陵区,他们生产的聚酯切片,从这里装船,走长江水道,通过江海联运,出口到东南亚、南亚等地。这也是此前多年重庆企业传统的出海模式。

林经理说,传统的江海联运,从重庆到东南亚运输时间超过30天,若遇到三峡“堵船”等不可控因素,交货时间还可能进一步延长,这给企业交货带来一定压力。此前,重庆也曾尝试通过铁路的方式,将货物运输到华东或华南地区,再转运海外。

随着中国与东盟地区的经贸往来逐步加深,重庆希望能够从广西北部湾出海,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出海时效,而广西的港口方面,也希望有更多的出货量。2016年,重庆、广西和新加坡三方研究磋商后决定,为西部地区打通一条南向出海通道,也就是后来的西部陆海新通道。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前身,也就是渝黔桂新“南向通道”班列在重庆首发,开始进行路线测试,结果显示,这条路线比西部地区传统路线的运输时间要少15到20天。

在重庆涪陵的龙头港区背后,龙头铁路专用线是现在林经理经常来的地方。如今,企业的不少货物已经由从原来的江海联运转为铁海联运,走西部陆海新通道运往东南亚。

2018年,贵州、甘肃、云南等多地开始加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共建机制,不到两年时间里,这条西部陆海新通道从单一路线逐渐扩展为跨越多个省区市的路网格局。发运班列数量由2017年的48班增加到2018年的600多班。

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这标志着通道建设从地方探索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庆被赋予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的重要职责。到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形成了“13+2”的合作共建机制。

2022年,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至14.1%,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13+2”机制为基础,重庆与广西合作牵头,会同沿线建立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并成立重庆、贵州、甘肃等区域子公司,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的原则推进通道建设,带动产业发展。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江介绍,重庆市是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组织中心,充分地发挥运营组织中心的作用。

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55个港口,运输货物种类从最初的50种增至1160余种,这条通道成为连接国内外的重要纽带,也促进了西部地区交通、物流、经济的融合。

数据贯通对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数据是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是“五统一,一破除”中的重要内容,其中提到,要加快培育统一的数据市场。

在国家战略以及区域合作机制框架的推动下,包括国铁、海关以及广西等地的积极支持参与,才让渝桂铁海联运主干线的数据链能够实现贯通突破。

在熊主任看来,数据贯通意义重大,但更为重要的是,它让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组织运营中心的重庆,具备了远程感知、预警、判断、决策和处置能力。

2024年,铁海联运一码通上线,覆盖归集通关、物流共19类219项数据,压减34%流程、精简56%单证,并初步形成铁海联运一站式订舱、异常感知处置、贸易风险预警等重点能力。不过,目前贯通的只是渝桂之间主干线数据链,更多地区的数据贯通工作仍在进行中。

编辑:王智韬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文章

2025-07-06 17:04:00 7日江苏全省仍有高温天气,7-9日有一次降水过程

高温橙色预警预计7月7日,南京、镇江、常州、扬州、泰州、淮安、盐城、宿迁、徐州、连云港和南通北部等地的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7℃以上,无锡、苏州和南通南部等地的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36℃。天气实况今天我省热力不减下午2点我省的气温火红一片大部分地区在37-38℃局部地区达到了39℃体感炎热

2025-07-06 17:04:00
2025-07-04 09:54:00 王毅:稀土过去不是,今后也不会是中欧之间的问题

当地时间7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与德国外交部长瓦德富尔举行会谈,双方围绕中德和中欧贸易以及乌克兰、稀土出口等议题展开交流。王毅明确表示,稀土不应成为中欧之间的问题。在回答记者关于俄乌局势的提问时,王毅强调说,中国的立场一直都是劝和促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乌克兰问题

2025-07-04 09:54:00
2025-07-04 07:48:00 注意防范!高温暴雨双预警齐发

今天(4日)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和暴雨蓝色预警。高温黄色预警:华北南部、黄淮等地有35℃以上高温天气预计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四川东部、重庆、华南北部以及新疆南疆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新疆南疆盆地、陕西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安

2025-07-04 07:48:00
2025-06-29 07:07:00 前5月辽宁“北粮南运”3977万吨,同比增长超四成!

6月27日,记者从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今年以来,我省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推进东北三省一区“北粮南运”大通道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试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1月至5月,全省完成北粮南运3977万吨,同比增长41%,其中港口粮食下水3122.1万吨,铁路粮食入关854.9万吨,持续提升了东北地区粮食运输大通道

2025-06-29 07:07:00
2025-06-24 12:07:00 重庆一男子遭五步蛇咬伤进ICU!这些医院有抗蛇毒血清

6月21日晚8点左右,重庆巫溪县宁厂镇宝山村,20岁出头的外卖员王林不幸被五步蛇咬伤右手,一场紧急救援随即展开。重庆常见的蛇类有哪些?被毒蛇咬伤怎么办?重庆市内哪些医院有抗蛇毒血清?上游新闻进行了梳理。外卖员被咬伤 八小时紧急救援 发现被毒蛇咬伤后,王林和家人拔打了120。随后,王林被送进了巫溪县人

2025-06-24 12:07:00
2025-06-20 09:06:00 两个中部大省要再造一座“新城”,目标超50万人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曾思怡河南和安徽将在两省交界处共建“新城”的规划,在近期引发关注。该说法出自两省共同发布的《叶集——固始“一河两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合作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两地将通过破除现有的行政壁垒和体制障碍,共同探索产业融合、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同城化

2025-06-20 09:06:00
2025-06-19 12:37:00 “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重庆医科大学校长张泽民寄语毕业生

6月19日上午9点,重庆医科大学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缙云校区风雨操场隆重举行,重庆医科大学6757名学子顺利毕业。重庆医科大学校长张泽民寄语毕业生。毕业典礼上,重庆医科大学校长张泽民寄语毕业生,“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张泽民说,医学道路是一条没有捷径的“超长赛道”,未来的医者必须具

2025-06-19 12:37:00
2025-06-13 14:12:00 重庆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这20个地区日最高气温将超过37℃

今日重庆中心城区天气晴热。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第1眼TV-华龙网讯(李舒)6月13日12时,重庆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6月13日14:00-18:00,渝中、沙坪坝、大渡口、江北、九龙坡、南岸、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渝北、北碚、巴南、潼南、合川、大足、铜梁、璧山、荣

2025-06-13 14: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