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券商掀第二波业绩披露潮,券业年报及一季报表现被看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8:51:00    

A股年报季进入收官阶段,上市券商也掀起了第二波业绩披露高峰,这次的主角是中小券商。

继2023年亏损近三千万元后,国盛证券母公司国盛金控(002670.SZ)在2024年扭亏为盈。据国盛金控4月22日披露,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20.07亿元,同比增长7.11%;实现净利润1.67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2998.41万元。其中,国盛证券贡献了95%的营收。

根据安排,本周(4月21日至25日)还将有西部证券(002673.SZ)、国金证券(600109.SH)、华西证券(002926.SZ)等多家券商公布年报。

今年3月底,包括“三中一华”在内,20余家上市券商掀起第一波年报披露高峰,初步勾勒出证券行业过去一年的业绩概貌。进入4月,东兴证券、首创证券等中小券商,陆续披露业绩。Wind统计显示,截至目前,34家上市券商或母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其中,超六成去年营收正增长,超八成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

券商年报披露收官在即,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表示,看好证券行业去年的业绩表现。同时,今年以来,市场交投活跃度回升,业内对今年一季度乃至上半年的券商表现,同样充满期待。

国盛证券净利增近六成

今年2月下旬,国盛金控完成了对国盛证券的吸收合并,后者由此实现“曲线上市”。

2024年1月,国盛金控提出,将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国盛证券,称吸收合并旨在聚焦证券主业,更好发挥国盛证券作为江西省属唯一证券全牌照企业的作用。

历时一年有余,该事项在今年2月获证监会核准。根据公告,吸收合并完成后,国盛证券解散,国盛金控名称变更为国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被吸收合并之前,国盛证券是国盛金控的核心子公司,并成为后者最重要的收入来源。2020年至2023年,国盛金控的营业收入中,超过八成由国盛证券贡献。

Wind数据显示,上述统计期间,国盛金控实现营收22.06亿元、23.48亿元、18.94亿元和18.74亿元,同期国盛证券的营收分别为19.04亿元、20.47亿元、15.46亿元和17.13亿元,占比均超过八成。

到了2024年,国盛金控对国盛证券的“依赖”更明显,当年营收几乎全部来自国盛证券。

最新披露的年报显示,2024年,国盛金控实现营收20.07亿元、净利润1.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11%和658.34%。国盛证券实现营收19.07亿元,同比增幅为5.23%,占母公司营收总额的95%;实现净利润3.47亿元,同比增长56.06%。

分业务板块来看,经纪和自营业务,是国盛证券2024年表现最亮眼的两大业务,合计贡献了超八成营收。

从主营业务增幅来看,据披露,国盛证券2024年自营收入4.33亿元,同比增幅超过六成;资管、经纪业务当期收入则为0.24亿元、10.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5.47%和11.22%。而投行、信用交易业务收入同比下滑,其中投行收入降幅超六成。

本周还将有多家上市券商披露年报,涉及西部证券、国金证券、太平洋证券(601099.SH)等。再往后,东吴证券(601555.SH)、长城证券(002939.SZ)、长江证券(000783.SZ)等也将在月底交出年报成绩单。

看好券商年报及一季报表现

今年3月底,上市券商掀起第一波年报披露热潮,中信证券(600030.SH)、中金公司(601995.SH)、中国银河(601881.SH)等20多家券商公布业绩。

进入本月,东兴证券(601198.SH)、浙商证券(601878.SH)、首创证券(601136.SH)相继“交卷”。这3家中,浙商证券去年营收下滑超10%,其余两家均实现增收增利。

整体来看,Wind统计显示,截至目前,34家上市券商或母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合计实现营收超4800亿元。

目前居业绩榜首位的是券商“一哥”中信证券,去年营收637.98亿元、归母净利润217.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6.2%和10.06%。营收方面,国泰海通、华泰证券去年营收均超过400亿元,中国银河营收超300亿元,广发证券、申万宏源、中金公司等5家,营收超200亿元。

截至目前,去年实现超百亿净利润的上市券商有5家,为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海通、招商证券和中国银河。

再从业绩增长动力来看,上述34家上市券商或母公司,超六成(22家)去年营收实现正增长,超八成(28家)去年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

将两项指标结合来看,截至目前,去年实现增收增利的上市券商有22家。自营和经纪业务,成为这些券商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受“924”行情带动,A股去年四季度以来显著回暖,“靠天吃饭”的证券业也因此迎来强有力的业绩支撑。

其中,广发证券、南京证券去年均实现了自营收入翻番。根据“自营收入=投资收益-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计算,去年,南京证券、广发证券的自营收入分别为11.31亿元、77.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9.67%和117.38%。

二级市场的企稳回升,也让一些中小券商扭转了自营亏损局面。华林证券去年自营业务收入4.85亿元,同比增长87.19%,2023年自营亏损0.42亿元。

上市券商年报披露收官在即,市场分析人士普遍看好证券行业去年的业绩表现。

“2024年,证券行业在政策催化与市场波动中实现困境反转。”中信建投非银及金融科技首席分析师赵然称,去年第三季度成为券商业绩的转折点,而自营与经纪业务是核心驱动力。

分季度来看,赵然称,去年二、三季度,固收投资行情超预期,到了四季度,股票市场交投热度超预期等因素接续利好。

据他观察,2024年,证券公司整体业绩表现,将呈现出“头部券商业绩分化,中小券商盈利弹性更大”的特征。而在头部券商之中,业绩分化也较过往更加明显,例如国泰君安、广发证券的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30%,中金公司利润增速为-3%。

不仅如此,多位非银分析人士表示,看好今年一季度乃至上半年的券商业绩表现。

东吴证券分析师孙婷援引数据称,今年一季度,万得全A指数涨幅1.9%,全市场日均股基成交额为1.7万亿,同比增长70%。“得益于市场行情上行及交投活跃度回升,一季度多家券商证券投资和财富管理业务快速发展,带动业绩高增。”她说。

孙婷还表示,证券行业转型有望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受益于市场回暖、政策环境友好,券商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本中介业务等均受益。

中信证券金融产业首席分析师田良称,聚焦2025年,证券行业有望依托高成交额、资本市场持续回暖以及成本控制进一步展现自身业绩弹性。

“在2024年上半年偏低的业绩基数下,证券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在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田良预计。

具体业务方面,他分析称,今年以来,受市场利率低位,权益市场回暖以及财政政策影响,市场利率有所上行。具体到券商业务,他认为,一季度,固收类投资收益高速扩容的趋势可能暂缓。但在海外关税冲击及国内降准降息的环境下,固收投资收益变动仍值得期待。

相关文章

2025-09-09 14:24:00 IPO雷达|刚拿C轮就冲港交所:应世生物烧钱赛跑,研发“瘦身”,生产将靠外包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梁佳彤日前,据港交所官网,InxMedLimited(下称“应世生物”)正式递交上市申请。而在8月22日,天眼查融资历程显示,应世生物刚于近期完成约2.43亿元的C轮融资。招股书显示 ,应世生物是一家于2017年成立的处于临床后期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致力于改进目前疗效有限的

2025-09-09 14:24:00
2025-09-07 20:32:00 上海这个展览会现场,昭通苹果受追捧,收获超1.5亿元订单

9月6日,在第八届上海市对口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现场,人头攒动,市民采购热情高涨,各个展位前热闹非凡。这里有甜脆多汁的昭通苹果、药食同源的天麻系列产品、香气扑鼻的青红花椒,还有肉质鲜美的盐津乌骨鸡、高原黄牛肉、火腿等畜禽精品,以及清脆爽口的竹笋深加工品、独具高原特色的噜米啦土豆片、健康美味的土豆米等,

2025-09-07 20:32:00
2025-09-06 15:30:00 桃李面包因月饼广告争议道歉背后:上半年净利下滑近三成,去年月饼营收占比2%

被指“教育”消费者,桃李面包发文致歉。9月5日,桃李面包(603866.SH)在微博发文:“我们文案翻车了,确实是领导拍的板,这个锅只能他来背。在此鞠躬道歉,他现在正在接受‘现实毒打’。从今天起,后续宣发正式由我们年轻人接管!批评我们都接受,反思也在进行中,态度端正,挨打立正。(有一说一,五仁蛋月烧

2025-09-06 15:30:00
2025-09-02 02:17:00 第二十三届制博会沈阳启幕 意向成交额15.8亿元

中新社沈阳9月1日电 (记者 韩宏)以“智能新装备·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制博会”)9月1日在沈阳启幕。开幕当日现场意向成交额15.8亿元(人民币,下同)。制博会是中国装备制造业领域唯一经国务院批准举办的国家级大型经贸展览活动,也是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装备制

2025-09-02 02:17:00
2025-09-01 10:40:00 太极股份2025中报:营收大增 “一体两翼三引擎”战略成效显著

8月29日,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368,简称“太极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太极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7.82亿元,同比增长44.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4.67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大幅增长106.0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20.68万

2025-09-01 10:40:00
2025-09-01 07:40:00 可转债高估值引发分歧 公募基金8月仍大幅增持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孙忠可转债市场近日再度迎来一波深幅调整:代表整个市场的中证转债指数上周最大回撤达4.91%,仅次于今年4月中旬。市场估值整体过高被认为是引发市场调整的核心逻辑。市场人士表示,由于可转债市场追求绝对回报的资金占比较高,一旦股市震荡,高估值便会触发一波获利回吐。不过,周末有不少

2025-09-01 07:40:00
2025-08-31 20:05:00 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超119亿元 《南京照相馆》成档期票冠

【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超119亿元 《南京照相馆》成档期票冠】财联社8月31日电,据平台数据,截至今日18时,2025年暑期档电影票房已超过119亿元,去年同期为116.43亿元。其中,《南京照相馆》票房超28.88亿元,成为今年暑期档票冠。截至目前,今年暑期档观影人次已达3.2亿,超过了去年暑

2025-08-31 20:05:00
2025-08-31 00:01:00 万科出售冰雪业务 想与香港中旅“双向奔赴”

观点网 8月26日,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分别与万科旗下长春万科和万科酒管及相关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收购吉林松花湖国际度假区开发有限公司和北京万冰雪体育有限公司的75%股权。具体来看,香港中旅和万科本次交易里包括了6个室外滑雪度假区(滑雪场):吉林松花湖度假区、北京石京龙滑雪场、北京西山滑雪场、内

2025-08-31 0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