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非遗手作
百花乐园的田园诗画
罗浮山间的民俗体验……
这个清明节小长假
绵阳人
用指尖传承用舌尖品味用脚步丈量
把传统节日玩出了新花样
节气变手作
古风包解锁千年文化
今天(4月4日),“万物清明 风俗共赏”主题活动在绵阳市博物馆启动,上百名孩子与市民用创意让古老节气焕发新活力。

“知道清明最早是二十四节气‘大哥’吗?”在沉浸式文化课堂里,讲解员用趣味故事揭晓节气密码。当农耕智慧与天文历法化作童言童语,孩子们秒变“节气小达人”,抢答声里还藏着“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接龙。

最火爆的手工区秒变创意工坊:00后小姐姐把敦煌飞天绣上帆布包,汉服爱好者给古风包系上叮咚作响的玉铃铛,萌娃们则用蜡笔画出会笑的青团精灵。非遗老师穿梭其间,教市民用艾草拓印出《清明上河图》同款纹样。


博物馆负责人表示,用年轻态方式打开传统节日已成新趋势。当孩子们把二十四节气穿在身上,当古诗里的“寒食东风”化作掌中香皂,穿越千年的文化基因正在指尖悄然复苏。
花田开灶台
柴火鸡炖沸乡村游玩
位于安州区的百花乐园凭借“赏花经济+柴火鸡宴”的创新消费模式,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记者看到,百花乐园内,连片的海棠花、桃花、牡丹花、白晶菊等花朵竞相绽放,构成一幅五彩缤纷的春日油画。游客们穿梭于花海间拍照打卡,孩子们在彩虹滑道上尽享飞驰的快乐。“我们一家人开了五辆车过来,小孩儿可以玩球看花,老人可以喝茶看花拍照,大家都玩得挺开心。” 游客冯女士说。


园区中央的柴火鸡餐饮区更是烟火气十足。十余口土灶台支起铁锅,现杀的土鸡与秘制酱料在柴火翻炒中香气四溢。


据了解,百花乐园的“赏花+美食”模式将持续至6月,后续还将推出植物工厂赏蝴蝶等活动。
青山捏青团
登高尝鲜漫品民俗
安州区罗浮山景区迎来大量游客,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走进罗浮山景区,记者看到,沿途花朵竞相绽放,游客沿登山步道拾级而上,可以饱览春色。


景区不仅有秀美壮丽的山景,还有动物园、秋千、跷跷板、独木桥等依托天然山林打造的游乐设施。游客杨女士是专程从绵阳高新区带孩子过来玩的,“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羌族的风光,还有很多小动物,小朋友们都很喜欢。”


非遗文化也为春日游增添独特韵味。景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手作青团活动正在展开。游客们揉面、包馅,体验指尖上的清明民俗。现制现蒸的青团氤氲着艾草清香,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品尝。


(梁霭彬 熊锦源 肖欣怡 安州融媒 涪江观察记者 安峥 唐云峰 张登军 宋德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