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午后,暖阳倾洒,苏州东太湖湖面波光粼粼。今天(4月15日)下午2点,10余名电力工人攀爬在湖面近50米高电力铁塔上,紧张有序地拆解着一节节铁塔主材。作为曾经的苏州电网骨干通道,铁塔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拆塔完成后,将释放太湖新城土地约1500亩、太湖水域面积约2000亩。

矗立苏州东太湖的最后一座待拆铁塔
据悉,这些铁塔是横跨东太湖的原500千伏木渎-车坊双回线铁塔,共有13座,7座在陆地、6座在湖中,为平衡苏州南部与西部的电力供需,默默奉献了21年。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建设部专职樊世通告诉记者,去年11月,苏州500千伏越溪变电站投运,新增用电容量200万千伏安。原有的500千伏木渎-车坊双回线线路在开断接入越溪变电站后分别改道而行,旧线路完成历史使命后,苏州供电公司立即着手开展拆除工程,退塔“还”湖。“此举既恢复了水域生态原貌,优化了未来电网运维体系,对片区整体规划也具有重要意义。”樊世通说,拆塔完成后,将释放太湖新城土地约1500亩、太湖水域面积约2000亩。

施工人员在搭建浮台准备上塔作业
湖中的铁塔,高30-50米不等,地理位置特殊,吊车和机械无法进入,拆解难度大。工程总监理工程师沈军称,水上拆塔堪称“针尖上的舞蹈”。水面作业需要一个稳固的施工平台。工程团队创新采用模块化浮箱平台,每块重达2吨的浮箱通过特制销钉精密连接,构成稳固的“水上舞台”。当一基铁塔拆除完毕,浮箱就会被运送到下一基待拆铁塔附近,循环使用,整个过程就像拆塔搭积木一样。针对水域施工的特殊性,团队研发了“内悬浮内拉线抱杆”拆除工艺。这项技术让细长的抱杆如“芭蕾舞者”般在铁塔内部优雅旋转,既克服了作业面狭窄的难题,又确保了施工安全。
铁塔拆除后,湖底土方清除工作也尤为重要。国网苏州供电公司采用生态水草、生态围栏等方案进行物理和生态隔离,将淤泥搅动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避免周边水域水质指标短期恶化。按照计划,今年汛期前,湖底土方将全部清除,有效拓宽湖泊行洪断面。
“每一块钢构件的卸下,都标志着太湖水域向原始生态又迈进了一步。”苏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跨湖电力铁塔的拆除,将有效改善东太湖核心区周边的滨水天际线,进一步扩大太湖水生态容量。
记者现场看到,当天拆除的是最后一座铁塔,预计本周内拆塔工程全部完工。当最后一座铁塔消失于东太湖天际线时,苏州湾将重现往日“湖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景象。
(苏报融媒记者 惠玉兰/文)
编辑: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