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化中国行|春花古建两相宜·崇正书院重新开放,小长假游人争睹“最火”木绣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5:25:00    

来源:交汇点新闻

【编者按】春花烂漫,处处游人涌动。遍布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建筑遗产的江苏大地上,春花+古建成为出片顶流。花园城市久久为功的建设与管理,建筑遗产步履不停的修缮与利用,共同造就了这般胜景。让我们跟随春花的指引,一路赏读城市与建筑。

4月1日,南京清凉山公园崇正书院重新开放,清明小长假期间迎来了汹涌的客流。穿堂过巷,白墙黛瓦间,两株雪团般的木绣球花团锦簇,成为假日游人争睹的“顶流”。透过雕花木窗,只见团团莹白,片片深绿。

木绣球花团锦簇,成小长假赏花“顶流”。 邓宇轩 摄

时隔三年再开放,崇正书院的木绣球再度名声大噪。“这两棵树,咋就吸引这么多人?”游客中,一个东北奶奶发问。她满头白卷发,如顶戴一朵绣球花。“重要的是这里的历史和意境,”女儿回答,“妈,这就是江南。”

透过花窗,木绣球郁郁葱葱。邓宇轩 摄

现在的崇正书院是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的书院遗址上创建,它曾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最大的书院。创建者为时任南京督学御史的耿定向,取名“崇正”,取文天祥“天地有正气”之意,推崇正传儒学。后几经兵燹火灾,一度破败至无人问津。

1980年,南京市政府拨款重修崇正书院,由东南大学著名建筑专家杨廷宝教授亲自指导,历时两年竣工。现存地上建筑即为此次重修后的复建建筑,由一殿、二殿、三殿、东西游廊、凉亭、江天一线阁等建筑组成。

院中两棵木绣球树龄约四十多年。据清凉山公园一位老员工回忆,它们是杨廷宝重修崇正书院时期种下,今已亭亭如盖。

光影间诉说着往事。邓宇轩 摄

多年来,崇正书院受阴潮环境和地质灾害影响,院内多处建构筑物残损严重,不仅影响外观形象,还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因其位于清凉山公园低山丘陵地貌区,地形坡度起伏大,坡体陡立,2022年,南京市石头城遗址管理处先对崇正书院两侧边坡进行了地质灾害专项治理,又于2024年3月15日开工修缮书院,同年12月完工。

“这次修缮难度大,用时长,比如门窗上的油饰,需要工人一点点手工剥离。就连每一块砖石与木料,我们都要先判断它能否继续发挥作用,尽量使用原先的材料,取出、修复、重装,整栋建筑才能‘修旧如旧’。”负责指导这次修缮的南京市石头城遗址管理处副主任张琪说。

木绣球有“高洁”之意。 邓宇轩 摄

在修缮过程中,常常有游客拉住进进出出的工作人员打招呼:“你们千万要保护好这两棵木绣球!”

在张琪团队看来,这两棵木绣球与建筑早已融为一体。木绣球花形圆润,树形雅致,在江南园林中,常与亭台假山搭配,花影扶疏,相映成趣。其花色洁白如雪,又常被引做“高洁”之意。若没有它们,书院便缺少气韵;若没有它们吸引来的赏花人,书院便缺少生机。因此,在修缮过程中,施工队请专业园林养护人员对树枝树干进行修剪、包裹处理,杜绝工程对木绣球正常生长的影响。

人与花,花与建筑,和谐共处。三年后甫一开门,崇正书院便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也赠予金陵城一院皎洁葱郁的繁花。

花影扶疏,这就是南京的春天。 邓宇轩 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开放后的崇正书院也将继续筹划一系列研学游学活动、开展文化雅集,让书院有更多实用功能。4月2日,在崇正书院内,一群穿着蓝色校服的初中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时而聚集在展板前小声读书院的历史故事,时而对着一朵枝条垂落的木绣球深嗅细看。张琪笑着告诉记者:“这是附近二十九中的孩子来上户外课。”

崇正书院的一砖一瓦都是文物。不日后,它将迎来整体修缮后的又一次工程验收。游客大量涌入,观赏热情高涨,这对书院的保护与管理是不小的考验。

但无论如何,书院都要敞开门,让春花、古建和游客面对面。张琪说:“崇正书院和这两棵木绣球是大家的。我们希望游客在这一院一花中,尽情享受南京的春天。”

监制:杭春燕

策划:王晓映

本期统筹:杜雪艳

采写:陈雨薇

摄像:邓宇轩

视频文案:吴盈青

剪辑: 邓宇轩

配音:董双

美编:郑玲玲

相关文章

2025-05-20 15:05:00 中国旅游日|天津五大道“玩转”文旅新姿势

  津云新闻讯:刚刚过去的周末,天津五大道上游人如织。一家旗袍店里,店员正为客人全维度量体,对面奶茶店门口的中西合璧演出已经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不远处,润园纪念馆前,一杯杯"红色咖啡"正为游客们开启红色文化之旅。如今的五大道,游客们已不再走马观花式地打卡。他们放慢脚步,从单纯的"观看风景"转变为深度

2025-05-20 15:05:00
2025-05-19 08:35:00 国际博物馆日|南阳市举办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集中宣传推介活动

馆藏老物件展示讲解 李辉 摄观特展、赏非遗、购文创……5月17日,由市文广旅局主办的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集中宣传推介活动,在市汉画馆拉开帷幕。旅游推介、文创雅集、博物馆奇妙游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热情参与,大家在沉浸式体验中共享文博、文旅事业发展成果。

2025-05-19 08:35:00
2025-05-18 07:32:00 暴涨超160%!China Shopping 有多上头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周丰随着免签国家范围不断扩大,国际航线不断拓展,外国人“入境游”持续升温。深圳边检总站深圳机场边检站执勤一队副队长朱鸿远表示,截至5月11日,今年以来深圳机场口岸出入境外籍旅客超53.1万人次,同比增长54.6%,其中免签入境外籍人员超15.2万人次,同比增长160.3%。在这些

2025-05-18 07:32:00
2025-05-12 11:34:00 全国绿色基地长三角工委专家领导赴南京育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5月9日,阳光明媚,轻柔的微风为南京育民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一抹清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场意义深远的考察指导活动正在进行。全国绿色基地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绿色基地长三角工委主任田跃平、专家组成副主任及成员沈慧、农业农村部项目评审委员会评委、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土壞肥料首席专家殷教授、南化集团

2025-05-12 11:34:00
2025-05-12 02:36:00 聚焦朱熹的“大学之道”,这场讲会吸引近百人参与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施珍珍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毕生心血倾注在《四书章句集注》上,临终前仍在修订《大学·诚意》章,希望通过重新阐释经典,让儒学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那么,朱熹的“大学之道”是什么?《大学》的三大纲领是什么?5月11日上午,由福建省图书馆联合多家高校社团举办的“明熹悟道 融古慧今——正谊书院朱子

2025-05-12 02:36:00
2025-05-11 15:11:00 一游客在四姑娘山疑因高反不幸离世,医生提醒

封面新闻记者 叶海燕5月10日,有网友发帖称,一名男性游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旅游时,疑因高反送往医院抢救无效后遗憾离世。网传信息显示,该名男性游客与三名朋友自驾出游,来到四姑娘山镇后第一天就感觉身体不适,同行人员为此打了一辆顺风车,准备把他送往成都接受治疗。据接单的顺风车司机介绍,5月9日晚,接到该游客

2025-05-11 15:11:00
2025-05-09 15:45:00 三亚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烈日下海边的生命守护者!

救援队队员驾船在海面上巡视。这个“五一”假期,天涯区马岭海上救援服务中心(下称“救援队”)迎来春节后又一波游客高峰。即便是5月6日,早晨和傍晚的“天涯小镇”的沙滩上,依旧人流如织。哪怕是中午,游客在民宿内躲避高温,在这短暂的“空档期”里,救援队的队员们仍然在巡视。天涯区马岭海上救援服务中心的队员们在

2025-05-09 15:45:00
2025-05-08 14:13:00 多些“独此一份”的新招绝活(四海听音)

来源:人民日报赏美景、品美食,看演出、逛市集,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各地旅游景区熙熙攘攘,文旅市场活力涌动。热闹之余,也有思考。“想你的风”从江南吹到塞北,路牌一摆便成拍照打卡地;走进一些“古城”,如同复制粘贴的飞檐翘角下尽是钢筋水泥;小吃街里,餐饮千篇一律,远隔千里却有同样的“特色美食”。同质化

2025-05-08 14: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