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报时评丨一篇初中作文,何以让无数人动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6:11:00    

海报新闻评论员 刘瑞琪

“铁轨锈成了记忆里的虚线,故乡洇成了底片上的残影。”近日,在浙江杭州丁兰实验中学读初三的学生张潇冉,以一篇名为《旧轨还乡》的作文火爆全网。张潇冉的老家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在她沉静地朗读中,真挚的文字静静流淌,让无数网友沉醉其中。不少网友感慨,作文里“句句不提乡愁,句句皆是乡愁”,还有人说,“心底埋藏的故乡瞬间被唤醒……”内蒙古文旅的温情回应更让这场文字之旅升华为一场“双向奔赴”。

一篇初中生的作文,为什么感动了全网?《旧轨还乡》的故事并不复杂,张潇冉描述了她在回乡火车上的观察与回忆,爷爷为了让孙子睡得舒服,蜷缩在床尾,也因为售货员的一句“孩子爱吃”,毫不犹豫地掏钱购买商品。她笔下的火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记忆的载体、情感的容器。交通方式在变,童年时绿皮火车摇晃出的25小时旅程,承载着姥姥姥爷的温情,道出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无数“孔雀东南飞”的缩影。无数在异乡求学、工作的游子,乡愁成为了连接着亲人与故乡的纽带。张潇冉文字中以真实经历为底色的“在场感”,一下把他们拉回故乡的思绪,勾起了一代人对于“归乡”的共同记忆。

《旧轨还乡》的走红,让我们重新认识到文字的动人。有时候,感动不一定来源于多么华丽的辞藻,亦可能是一位初中生的真情流露,是她那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细腻观察。最动人的语句,胜在如同身临其境的真实,能通过寥寥数语就勾起网友们对自己故乡和亲人的怀想。这一篇作文,在各种新型媒体形式并行的时代,最简单的文字带给人的感动却更加朴实。无论是山东临沂写诗的果农吕玉霞,还是之前的“外卖诗人”王计兵等等,他们让我们看到,写作对于表达情绪、记录生活的意义不可磨灭,这正是文字最本真的力量。

在ChatGPT等AI工具已能“分秒生成万字”的今天,AI对文学创造的冲击一直在被讨论,《旧轨还乡》带给大家的动容,恰恰印证了人类写作的不可替代性,道出了观众对于文字中人性温度的渴望。机器或许可以模仿人类的遣词造句,却无法切身感受人类喜乐悲欢的情感。如学者李浩所言,文学的终极价值在于探索“人何以为人”文学的魅力正在于此,其存在意义不在于与机器竞速,而在于守护那份“掀起窗帘窥探风景”的沉浸与真诚。在技术狂奔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这样的文字——它们如绿皮火车般缓慢、笨拙,却承载着最珍贵的人间烟火。

相关文章

2025-04-04 19:45:00 《时空典当行》:解锁地球文明的奇幻科幻之旅

《时空典当行》-《冀图悦读》栏目今日推荐《流浪地球》没看过瘾,《时空典当行》来过招!本期节目,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作家王登月为您推荐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常在的科幻转型之作——《时空典当行》,“领略”超乎现有想象的科幻设定,“围观”未来的超级英雄在末日来临前的奋力一搏。点击收听《冀图悦读》音频版开启科幻

2025-04-04 19:45:00
2025-04-02 16:11:00 海报时评丨一篇初中作文,何以让无数人动容?

海报新闻评论员 刘瑞琪“铁轨锈成了记忆里的虚线,故乡洇成了底片上的残影。”近日,在浙江杭州丁兰实验中学读初三的学生张潇冉,以一篇名为《旧轨还乡》的作文火爆全网。张潇冉的老家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在她沉静地朗读中,真挚的文字静静流淌,让无数网友沉醉其中。不少网友感慨,作文里“句句不提乡愁,句句皆是乡愁”,

2025-04-02 16:11:00
2025-04-02 14:15:00 极目政情 | 内蒙古党委书记谈“很多同志工作很累成果却不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一人感冒众人吃药”

3月1日,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举行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自治区党委书记、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校长(院长)孙绍骋出席并讲话。会议现场(图源:内蒙古日报)4月1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主办的《实践》杂志2025年第4期刊发了孙绍骋的讲话内容。他在论述下任务不能脱离实际时提到,“电线杆上的小广告,

2025-04-02 14:15:00
2025-03-31 09:54:00 蓝山楠市中心小学:三月三荠香满校园 课堂“煮”出文化传承

今日永州讯(蓝山特约记者 成醒 彭耀民) “农历三月三,荠菜赛灵丹。”日前, 在蓝山县楠市中心小学,一堂沉浸式传统文化实践课正在上演。师生们走进田野采撷春鲜,围坐课堂解码药膳,让 “荠菜煮鸡蛋”这一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在新时代课堂绽放活力。在楠市镇元家冲村的水果种植基地里,老师带领着学生早早地来到田

2025-03-31 0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