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科技赋能解锁插秧“新姿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10:26:00    

“立夏种稻,小满插秧”。眼下正值水稻插秧的关键期。稻田里,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碰撞,绘就科技兴农新图景。

5月21日,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六分公司第六管理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搭载多光谱、可见光摄像头的无人机对水稻插秧后田块进行土壤墒情监测(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金彬摄)

育秧是整个水稻生产的关键一环,秧苗的好坏直接关系水稻产量。

走进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两万亩钵体育秧水稻进入移栽高峰期。与传统的育秧技术相比,钵体育秧技术有“精准播种、无植伤、立苗快”的优势。通过钵苗播种机,种子均匀嵌入特制秧盘,补苗率降低12%,秧苗根系完整、带土移栽,机插效率提升30%,大幅度降低了种植成本。

贵州省三都县大河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农艺师罗雪梅介绍,水稻钵体育秧技术培育的秧苗健壮整齐、抗逆性强,带土移栽护根保苗,既便于实现机械化作业,又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种植目标。

贵州省三都县农业农村局农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敏表示,2025年,三都县将力争水稻单产再增10%,让群众的“钱袋子”和“米袋子”实现双丰收。

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两万亩钵体育秧水稻进入移栽高峰期。新华社记者 吴斯洋 摄

从育苗室到田地间,机械化作业的广泛应用,让插秧作业跑出了“加速度”。

在北大荒集团建三江七星农场,荷载65公斤的秧苗转运专用无人机仅需2分钟,即可将秧苗投送至200米以外的指定点位。

北大荒集团建三江七星农场农业生产部主管薄自伟介绍,现在经实测,每台无人机日均运输量达2000盘,较传统人工挑运效率提升5倍以上。

随着低空飞行器的技术普及,播种、巡田、植保、运输等农业场景适用低空经济领域,前景广阔。

北大荒集团建三江七星农场农业生产部副总经理徐聪告诉记者,无人机吊运秧苗,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推动了农业向“空—天—地”一体化服务体系升级。

5月11日,在北大荒集团黑龙江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第六管理区的水稻田内,无人机给插秧机运送秧苗。新华社发(党爱河摄)

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记者看到2台插秧机穿梭在岑司大坝水稻种植基地的农田里。随着插秧机前行,秧苗一行行整齐地排列在水田里。村民把水稻秧苗从育秧田里取出并运送至水田的两边,不断补充插秧机所需的秧苗。

贵州省松桃县乌罗聚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云飞介绍,合作社承接2000余亩水稻种植,全面实行机械化作业。相对于传统插秧方法,每亩地两个劳力一天才能完成,实行机械化作业后,每台插秧机每天可插40余亩,大大地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插秧机穿梭在农田里。新华社记者 杨焱彬 摄

近年来,松桃乌罗聚丰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科技赋能,犁田机、水稻插秧机等农业机械一应俱全,实现了水稻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田间干活的人少了,植保无人机、插秧机等机械化设备成为农事“主角”。

贵州省松桃县农业农村局农技站站长刘恒介绍,今年成立了28个小组包片开展技术服务,大力推广水稻集成应用无纺布钵苗育秧、“两增一调”高产栽培等技术,积极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助力水稻种植提质增效,稳粮增收。

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秧苗一行行整齐地排列在水田里。新华社记者 杨焱彬 摄

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孤家子镇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与往年不同,今年当地农户首次使用水稻覆膜插秧一体机,通过覆盖全生物降解地膜,探索水稻种植新路径。

在胜丰家庭农场的千亩稻田里,搭载着前沿科技的覆膜插秧一体机缓缓驶过,覆膜、插秧、同步深施肥等工序一气呵成,整齐排列的稻苗扎根在黑色地膜间,宛如给稻田披上一层科技“外衣”。

在吉林梨树胜丰家庭农场,水稻覆膜插秧一体机正在作业。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胜丰家庭农场负责人刘彦杰告诉记者,“我们合作社今年种植水稻100公顷,引进了机插覆膜技术,可以减药控草,和我们打造绿色稻米的初衷是一致的。”

这项改写传统种植模式的创新技术,由四平现代农业科学院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共同研发推广。技术人员现场揭秘其“绿色密码”。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博士董勃汝介绍,水稻覆膜插秧技术是近年来水稻种植领域的一项重要创新技术,它通过在稻田土壤当中盖一层薄膜,从而提高土壤积温,减少水分的蒸发与散失,进而减少农业灌溉用水。与此同时,水稻覆膜插秧技术可以减少杂草和抑制病虫害,对于绿色生态种植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目前推广的这种全生物降解地膜,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并且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航拍视角下的水稻覆膜插秧一体机。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随着农业与科技不断融合、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深入,农业劳动解锁了更多“新姿势”,广袤的田野上孕育着又一年丰收的希望。

5月21日,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河嘴村农民开展水稻移栽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宋光旭摄)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文章

2025-07-13 12:56:00 无人机巡航+三层交通圈!金山警方这样守护“村超”冠军夜

炎炎夏日,激情似火。历时3个月的激烈角逐,7月12日晚,“榕入申城 漕劲村超”足球赛决赛在漕泾郊野公园悦野足球乐园精彩上演,漕泾水窠景区同步打造了“夏日好荷市 藕遇冠军夜”主题活动为比赛加油造势。为保障赛事安全有序,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周密部署,以多维度覆盖、全方位保障,全力守护这场“家门口”的足球

2025-07-13 12:56:00
2025-07-11 11:00:00 积极做好候鸟保护工作

夏日炎炎,台安县的湿地与林场内,候鸟正享受着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已是候鸟繁衍生息的乐园。台安县在候鸟保护方面的显著成效,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保护候鸟就是保护生态。要坚持科技赋能,提升监测与干预精准度,建立立体监测网络。在人工巡查的基础上,要广泛应用无人机进

2025-07-11 11:00:00
2025-07-10 10:27:00 西平县应急管理局针对高温天气开展有限空间作业执法检查

高温天气下,有限空间内温度骤升、通风不畅,易引发缺氧、中暑等安全事故。为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7月7日至8日,西平县应急管理局对辖区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企业开展执法检查,筑牢高温环境下的安全防线。此次检查紧扣有限空间作业“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核心要求,结合高温特点细化检查内容。执法人员深入企业

2025-07-10 10:27:00
2025-07-06 08:27:00 高温+台风+暴雨,中央气象台三预警齐发

中央气象台7月6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7月6日白天,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重庆、华南大部以及新疆南疆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新疆南疆盆地、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湖北、湖南东部和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中北部、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

2025-07-06 08:27:00
2025-07-03 16:56:00 精准气象服务 助力襄阳桃产业丰产丰收

湖北日报讯(记者张源、通讯员徐星、王琳悦)7月3日,从湖北省桃气象服务中心(襄阳)获悉,今年将增设2套桃农业气象观测站,建立桃物候监测信息反馈机制,出台桃气象服务周年方案,完善桃全生育期气象服务指标体系,为襄阳桃产业全链条提供精准气象指引。该中心是由襄阳气象和农业农村部门联合设立的服务平台,以桃品选

2025-07-03 16:56:00
2025-07-02 18:27:00 鲁观察 | 山东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警示暨专项整治推进会召开

7月1日,山东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警示暨专项整治推进会召开。会议对强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整治、严防中毒窒息事故专项行动进行安排部署。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深刻吸取有限空间事故教训,以开展这次整治专项行动为契机,对有限空间进行全覆盖起底清查、全方位辨识管控风险、全流程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摸排到边到底,风险应

2025-07-02 18:27:00
2025-07-02 11:05:00 已致30余人伤亡!俄罗斯一军工厂遭袭并爆炸

当地时间7月1日,乌德穆尔特共和国行政长官布列恰洛夫称,俄罗斯伊热夫斯克一家企业当天上午遭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造成3人死亡,三十余人受伤。紧急情况部门正在现场进行处置。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反虚假信息中心主任安德烈·科瓦连科当天在其官方社交平台上证实,伊热夫斯克“穹顶”电气机械工厂遭乌无人机袭击

2025-07-02 11:05:00
2025-06-24 06:48:00 点燃科技梦想 并州路三社区举办科普集市活动

  本报讯(记者 李俊华 通讯员 梁虹)为丰富辖区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激发青少年探索科学的热情,6月23日,并州路三社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集市活动,吸引了辖区内众多青少年踊跃参与。  活动现场,各类科普项目精彩纷呈。在科学实验区,专业老师带领青少年动手操作趣味实验,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

2025-06-24 06: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