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技艺在传承中活化 茶魂在创新中永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5:19:00    

  福建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体系中“,三刘”之名——刘国英、刘宝顺、刘锋在岩茶界如雷贯耳。三人技艺自成一派,风格迥异,各有特点。其中刘锋以“敢想敢为”的标签独树一帜,他一手培育的“金佛”茶香溢四海,自主研发的“冰雪白乌龙”惊艳茶界,其作品在市场上常年被追捧。这位茶人半生与茶相伴的故事,恰似一泡岩茶,初尝醇厚,细品回甘,余韵悠长。

茶田写就初心:从青涩少年到制茶匠人

  1980年,17岁的刘锋接过父亲的班,一脚踏入武夷山市茶业局。彼时的他或许未曾想到,这份“补缺”的工作,竟成了他一生的事业注脚。

  初入五夫茶叶站的4年,他终日与茶农为伍。当时的茶农制茶全凭经验,揉捻力道、焙火时长皆无定式,刘锋便一头扎进茶农家,将所学技艺倾囊相授。从茶园管理到焙茶火候,他手把手教茶农“如何让每片茶青都成为好茶”。

  后来,他被派到了一个更大产茶区——兴田茶叶站。在这里他一待就是5年,从一个对茶一无所知的青涩少年,成长为一个做事扎实的做茶青年,对茶的理解和制作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实践。特别是在这个时期,他对茶苗育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以后的产品创新埋下了伏笔。

  更大的转机来自于被调回武夷山茶叶科学研究所后,在这里他系统地学习了关于茶树的种植管理、茶叶的制作工艺,丰富的茶叶理论知识和实践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从17岁开始做茶,从收购到选育、从制作到审评、从经营到科研,10多年的一线经历,为他在武夷岩茶制作和研究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结自己的前半生,刘锋用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对新鲜的事情,我一直有兴趣。”

“不安分”的茶痴:从“金佛”到“白乌龙”的破界之旅

  兴趣造就了刘锋的“不安分”,也让他在武夷茶界无人不晓。

  1992年,市场经济初兴,他创办仙凡岩茶厂,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茶人。从20世纪80年代末完成选育、1992年开始对外销售的“金佛”茶,到2009年选育成功的“千人拜”,到“金佛”的升级版“金佛甘露”,再到后来轰动茶圈、兼具六大茶类品质特征的“王威王”,都受到广大爱茶人的青睐;去年,他又端出一盏试制品“冰雪白乌龙”,以清冽如雪的冷韵颠覆人们对岩茶认知。

  “目前还在小圈子里试喝品鉴阶段。”他说,这款茶如果要批量上市,可能要等到5年后,那时茶树品质和制作技艺都稳定了。

  对于一泡好茶的标准,刘锋认为,应香(香的干净)、清(汤色轻盈)、甘(入口回甘)、活(入水即活),“另外,不苦涩,汤水柔顺,也是一泡武夷岩茶的基本品质。”刘锋补充道。

  时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青睐武夷山岩茶,刘锋诚恳地告诫那些在武夷山做茶的年轻人,不要急躁,要沉下心去做一泡好茶,更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创新。

父子两代非遗传承人:传统为根,创新为翼

  “没有传统就没有根,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这句话被刘峥奉为圭臬。

  作为刘锋之子,他自幼见惯父亲深夜伏案育种、凌晨指导制茶的身影。已执掌茶厂十余年的刘峥却始终牢记父亲教诲:“秤不离身,实干出真知。”从审评到拼配,他随身携带的铜秤,量的是茶叶克重,更是匠心分寸。今年初,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刘峥榜上有名。

  每年茶季,刘锋仍会亲手制作茶厂的“第一桶茶”,并敞开大门传授茶客技艺。而刘峥则用年轻人的方式续写传承:钻研机械制茶效率,探索茶文化跨界表达。这对父子,一个坚守“手工是机械之师”,一个尝试“用新工具讲老故事”,却在“传统与创新共生”的理念上殊途同归。正如刘峥所言:“父亲的秤传给了我,但我要用它称出新时代的分量。”

  从青葱少年到非遗传承人,刘锋用半生诠释了岩茶的“活”字——技艺在传承中活化,茶魂在创新中永生。而今,新一代茶人接过他手中的秤,继续在武夷山的云雾间书写传奇。或许正如那盏“冰雪白乌龙”,真正的匠心从不怕等待,五年之约,茶香可期。

(张兴亮 王薇)

相关文章

2025-04-30 15:19:00 技艺在传承中活化 茶魂在创新中永生

  福建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体系中“,三刘”之名——刘国英、刘宝顺、刘锋在岩茶界如雷贯耳。三人技艺自成一派,风格迥异,各有特点。其中刘锋以“敢想敢为”的标签独树一帜,他一手培育的“金佛”茶香溢四海,自主研发的“冰雪白乌龙”惊艳茶界,其作品在市场上常年被追捧。这位茶人半生与茶相伴

2025-04-30 15:19:00
2025-04-27 17:56:00 兴安盟:让非遗“潮”起来,让乡村“兴”起来

蒙古族马头琴的悠扬和弦震颤草原,科右中旗绣娘的银针穿梭织就致富经纬,阿尔山树皮画的天然肌理晕染出生态画卷——兴安盟正以非遗活态传承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在这片北疆热土上,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碰撞出璀璨火花,构建起“文化传承-技艺创富-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让千年文脉化作发展的不竭动力。马头琴制作技艺——

2025-04-27 17:56:00
2025-04-25 19:26:00 用一片“叶子”带富一方百姓

今年41岁的曹丽琼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一名茶商。2010年,她辞掉广州的工作返乡创业,探索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茶产业,带动当地十几个村寨1000多户茶农实现增收。曹丽琼说:“看到小小茶叶能帮助乡亲们增收,我很开心。”曹丽琼在三江县光辉村茶园查看茶叶生长情况(4月24日摄)。新华社

2025-04-25 19:26:00
2025-04-25 01:16:00 陈迎春和金漆画:父亲画马,他画机器人

N海都全媒体记者 田米 文/图陈迎春,1974年出生于泉州晋江一个金漆画世家,是陈氏家族金漆画第十二代传承人。自幼受家庭熏陶,他对金漆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9岁随父学画,16岁独立创作。四十余年深耕金漆画,传承核心技艺,勇于探索创新。作品荣获全国、省级的金、银、铜奖,多件作品还被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收藏。

2025-04-25 01:16:00
2025-04-22 15:02:00 苏州河畔“以书会友”!旧书市集今起举办,名家也来摆摊

东方网记者项颖知4月22日报道: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在上海书展指导委员会指导下,2025旧书新知“淘书乐”•樱花谷旧书市集今起一周(4月22日至27日,10:00-20:00)在位于黄浦区的苏州河南岸亲水平台再度与读者见面。记者了解到,今年的樱花谷旧书市集将带来升级体验,首次面向藏书家、作家

2025-04-22 15:02:00
2025-04-19 11:18:00 筝鸣时评丨忙趁东风放纸鸢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春和景明,惠风和畅。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2025潍坊风筝嘉年华如期而至。四海宾朋相聚,共织非遗经纬。潍坊是风筝的故乡。往事越千年。《韩非子·外储说》所述,墨子在鲁山(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从此,风筝与潍坊结缘,逐渐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凝聚着智慧

2025-04-19 11:18:00
2025-04-18 17:31:00 新田:谷雨茶叶采制忙 瑶乡古韵焕新机

红网时刻新闻4月18日讯(通讯员 蒋军君 周林凤 李月娟)连日来,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起头岭村的高山生态茶园迎来春茶采摘期。茶园内,棵棵茶树吐露新芽,茶农们正抢抓农时采撷“春日金叶”。春山含笑,茶香漫谷。趁着天气晴好,10余位村民背着竹篓、唱着山歌,沿着山间路蜿蜒而上,走向山上的茶园。茶山上,村民们三

2025-04-18 17:31:00
2025-04-17 06:21:00 咖啡难自给自足 美滥施关税重压本国小企业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一些小企业主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的关税政策让他们感到“压力倍增”,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报道称,作为美国人早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咖啡和茶的价格可能会更加高昂。咖啡与茶叶店主 阿比盖尔:我们现在从14个国家进口,每一个都在加征关税的名单上。阿比盖尔介绍说,她家的茶叶主要进口自亚洲国

2025-04-17 06: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