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静
淳熙十一年(1184)六月初一,酷热,退位的宋高宗在德寿宫与宋孝宗水阁乘凉谈及宣和往事,说宋徽宗三伏天常在多处纳凉,持水晶提壶饮二斗雪浸白酒。此逸闻载于周密《武林旧事》,雪浸白酒即宋徽宗喜爱的“雪泡梅花饮”,这款消夏饮品消失800多年后或重现。
近日,记者获悉,杭州宋酒历史文化研究会将在杭州小河直街开出“雪泡梅花——宋韵文化产品集合店”,为市民游客带来南宋风味的清凉。该店借鉴南宋酒饮业态,打造“便利店 + 堂食”场景,提供多元便捷体验。店内主打雪泡梅花饮,承载南宋记忆,而执掌这一复活工程的,正是杭州市非遗传承人、杭州工匠、"杭蓝桥风月"老字号掌门人江亮。

一杯雪泡梅花饮满载南宋记忆
南宋经济兴盛,酒业空前发达,京城临安酒肆遍布、酒香满城。 临安城管理酒业的机构“都酒务”就设在左一南厢清河坊附近,地名就称作都酒务巷,仅都酒务每年就能卖出酒100万瓶。曲院为官营制酒曲之地,运河多船运酿酒糯米,西湖水是酒坊主要水源。酒楼食店中饮酒买酒者不断,酒类消费巨大,京城年酒税超30万贯。酒业是南宋经济支柱,亦是宋韵文化的活态载体。
宋酒系经发酵酿制,酒精度一般不高,只有10-20度左右,另有一些酒更是在酿制过程中刻意降低酒精度数,在很多时候被视作为一种男女老少咸宜的通用饮品。在宋代,酒更被作为一种饮品为大众所普遍接受。而雪泡梅花饮作为皇家钟爱的夏令饮品,更可视作为宋代饮品的一个代表。
其酿造工艺也独具巧思:冬至,腊雪封存三尺地下,凝孤山月光,静谧安然,梅圃初绽绿萼,梅带晨露。采梅人轻拢入篮,又取雪水善加贮藏,以为原料。到了夏日,卖冰人挑担走街,冬月之雪如碎玉,兼有梅花暗香浮动,沁人心脾。官窑新制的冰裂纹盏,盏心冰纹似寒梅绽雪,专候此酒。雪泡梅花酒在南宋一朝深受喜爱,宋孝宗赞其“寒香沁骨,雅韵天成”,百姓夏至盼饮消暑解烦,宫廷市井皆爱。它承载宋人对时序的感知与刚柔哲思,是南宋文化符号,为后世技艺传承奠基。
八百余载过去,饮品消费者的饮用习惯与口味偏好已发生显著变迁。杭州宋酒历史文化研究会坚守传统技艺,依古法复原生产雪泡梅花饮,让其重归大众视野。如今,该饮品改良酒精度为契合年轻人的低度基酒,挖掘“不时不食”智慧,推出多种口味,融合传统与现代,在创新中守正,为杭州历史文化增光添彩。
当下年轻人“朋克养生”盛行,折射其生活方式转变与健康认知升级。“朋克养生”是快节奏高压力下既求个性释放又重保健的矛盾养生观,驱动新中式养生饮品在年轻市场崛起。
雪泡梅花饮作为一款在宋代广受欢迎的传统饮品,文化底蕴深厚,制作工艺被记载于《北山酒经》等古籍文献中。传统“古饮” 的复原生产正是顺应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与潮流走向,积极创新求变,兼顾文化概念与商业价值,以此赢得年轻人的青睐与认可。

非遗传承融合科技创新
宋韵文化也能以“液态”传世
杭州宋酒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长叶焙表示,雪泡梅花饮在复原生产过程中,依托古法米酿本质与香曲传统酿造技艺精髓,借助非遗传承与科技创新,筑牢技术壁垒,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项技术认证。
从产品特性来看,在视觉呈现上,雪泡梅花饮丰富的泡沫营造出颇具美感的观赏效果,为年轻消费者带来愉悦的视觉体验;在味觉方面,能够满足年轻人对刺激口感的喜好。
品质口感上,雪泡梅花饮融米香、花香,突破传统米酿浑浊的质感,呈现出澄澈透明的品相。它的酒精度>0.5%,微量酒精带来微醺感,契合青年消费理念与情绪需求。
健康方面,作为大米原酿,它富含氨基酸、营养高,且低糖低卡,精准满足年轻人健康需求。
“雪泡梅花饮的问世,是非遗传承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典范。”江亮介绍说,在非遗传承方面,严格遵循传统工艺的核心要素,从原料的甄选、配方的调配,到制作工序的把控,都力求还原雪泡梅花饮本真的风味与品质,确保其文化内涵得以完整保留和延续;在科技创新层面,积极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市场推广模式,不仅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还拓展了其市场空间和消费群体。
在当下文化热潮中,宋韵文化凭借其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催生出众多文化项目。然而,这些项目若要落地转化并走向产业化需要长时间地探索。
杭州宋酒历史文化研究会敏锐捕捉到市场机遇与文化传承的使命,将雪泡梅花饮作为突破点,投身于非遗传承与科技创新的融合探索。公司潜心钻研雪泡梅花饮的历史脉络与制作技法,依托古法米酿和香曲传统工艺,严格遵循每一道工序,全力保留其传统韵味与文化内涵。
从小河直街的集合店出发,雪泡梅花饮正以液态历史的形式,进入现代人的生活场景。杭州宋酒历史文化研究会对雪泡梅花饮的成功打造,不仅助力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推进,也为浙江省文化建设添砖加瓦,成为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典范。
(受访者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