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_大医精诚】
笔者在临床上治疗水肿病患者时,常推荐一款食疗方给患者食用,可以辅助增进药物的疗效,这款食疗方就是——赤小豆鲤鱼汤。
赤小豆鲤鱼汤

出处:
原方出自《外台秘要》,用于治疗“水病身肿,大腹水肿”。
《食疗本草》也记载“将赤小豆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
组成:
取赤小豆100克,鲤鱼一条(1000克左右),加水放瓦煲内煎煮熟,不加盐,分2~3次食用。
功效:
赤小豆又名红小豆,味甘、酸,性平,能利水除湿,是祛湿之药膳佳品,《神农本草经》称其“主下水”,《食疗本草》记载赤小豆“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赤小豆还能退黄、通乳汁,可治疗黄疸、乳汁缺少等症。

鲤鱼味甘,性平,能利水、消肿、下气、止渴、通乳,主治水肿胀满、黄疸、咳嗽气逆、胎气不安、乳汁不通等。《本草纲目》谓其“煮食下水气,利小便”。另外,鲤鱼肉还是一种优质蛋白质,对低蛋白所致的水肿或体弱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赤小豆和鲤鱼两者相配,增强了利水消肿的功效,服之水湿可去、水肿可消。
注意:
该方最早载于《外台秘要》,也见于后世多本药膳食疗书籍,配方与做法大同小异。但是,赤小豆、鲤鱼、不加盐是这个方子最基本的要求。
《黄帝内经》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水肿病“勿食盐”,李时珍《本草纲目》曰:“喘嗽水肿消渴者,盐为大忌。”
从西医角度来说,钠盐可以加重水液潴留,因此水肿患者不宜吃盐。
总结
综上所述,赤小豆鲤鱼汤能利水消肿、健脾补虚,可用于脾肾两虚引起的下肢水肿、肾炎水肿、妊娠期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以及肝硬化腹水等。■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