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月31日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近期,呼和浩特市教育局联合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队、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及公检法司等多部门,在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零距离授课 消防知识入脑入心
近日,土默特左旗消防救援大队走进金荳苗幼儿园,开展春季消防安全宣传培训活动,通过“理论授课+情景体验+实操演练”模式为师生送上防火“锦囊”。
“私拉电线、违规使用取暖器极易引发火灾。”消防宣传员结合校园火灾警示教育片深入剖析教室、宿舍、食堂等重点区域火灾隐患,通过模拟动画演示电线短路、电器过载等场景,直观展现违规用电用火的危险性,并详细讲解火场逃生“三要诀”、安全疏散标识辨识等知识。针对幼儿认知特点,宣传员采用“消防儿歌”“卡通问答”等形式科普如何拨打119、弯腰捂鼻逃生等实用技能。

体验消防员工作
“我们不仅认识了消防器材,还学会了使用灭火器。”大班学生周艺涵兴奋地说。
记者了解到,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周期间,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队举办了多场主题活动。在呼和浩特市老牛儿童探索馆,为小朋友们讲解各类消防器材的适用范围和正确使用方法,邀请小朋友们体验穿戴战斗服,组织大家来到馆内的“消防站”,模拟向消防部门报警求助;在沙尔沁幼儿园,首先讲解了火灾的危害、日常用火用电安全、逃生自救等知识,并开展答疑互动,组织师生进行疏散演练……
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队工作人员表示,今后将持续加大消防培训指导和宣传力度,定期开展疏散演练,为首府校园安全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警车进校园,学子心中种下“安全苗”
近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玉泉区大队直接将“马路”搬进南柴火市街小学,开展春季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警车进校园
民警通过互动模式演示“开门杀”“内轮差”及“鬼探头”等交通安全隐患,让学生们从视觉、触觉、听觉上切实感受危险的存在。
民警化身“兔子警官”,邀请8位同学体验汽车盲区,讲解交通安全常识,特别强调了“一盔一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安全出行,平安回家。
为提高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呼和浩特市交管支队新城区大队一中队的民警在新城区满族小学开展了交通安全讲座,结合小学生交通事故典型案例,以问答互动、在讲解中穿插故事等形式传授行人、乘车、骑行安全知识及自我防护技能,受到师生欢迎。
普法进校园,拉响法治“上课铃”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之际,赛罕区公安分局金桥派出所组织民警深入辖区学校,开展“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安全教育”活动。活动中,民警结合真实案例讲解了预防校园欺凌、应对突发事件、保护自身安全等知识,重点讲解了防范电信诈骗知识,揭露了常见的诈骗手段和套路。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安全知识,金桥派出所还精心制作了防电诈宣传手册,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

防电诈宣传
为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识,打破普法教育时空壁垒,以数字赋能法治教育,3月26日,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通过视频直播“空降”新城区名都小学主题班会,为学生们带来一堂“向校园欺凌亮红牌”云端法治课。
“同学们,如果有同学给你起恶意的外号,无缘无故毁坏你的文具,这算不算欺凌?”在直播中,检察官将校园欺凌的界定、类型及应对方法娓娓道来。
“这次班会很有趣,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也学会了如果遇到校园欺凌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能。”学生们纷纷表示。
班主任们表示:“这次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将班会与法治课相结合,改变了以往班会的形式,检察官实时互动,学生们的参与度高,效果也非常好。”
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表示,“云端普法微课堂”已上线,通过直播授课、录播回放、在线互动等形式为全市中小学校提供不受时间、地域、空间限制的便捷、高效的法治教育服务,让法治教育真正实现“零距离”“全覆盖”。
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不仅为首府中小学生和幼儿送上了丰富的安全知识大餐,也为打造平安校园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呼和浩特市将持续深化安全教育工作,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丨来源:呼和浩特日报
丨编辑:魏颖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王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