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三五天“成才”,外行充内行 别让速成式“专家”坑农害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10:34:00    

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不用氮磷钾,不用喷农药,买这个庄稼生长照样好”“我们的产品运用量子科技,对提高产量、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都有奇效”……春耕备耕时节,半月谈记者接到基层线索反映,部分所谓“农技专家”通过社交平台等渠道“传道授业”,有的在传递错误信息的同时,极力推销来路不明的农资产品,一边误导群众一边敛财欺诈。

三五天“成才”,外行充内行

“黄瓜种植有技巧,想让黄瓜一亩地有两亩地的产量,防治几十种顽固性病虫害,点击我的橱窗购买。”半月谈记者近期在某社交媒体看到,一名自我介绍为“90后农业科研人员”的博主在传授黄瓜种植技巧的同时推荐肥料产品,声称“研究院专门研发”“价格便宜是因为没给经销商留利润”。有网友反映,其传授内容并无参考价值,商品也已被下架处理。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所谓的农业博主通过在网上短短3至5天的突击学习,现学现卖,摇身一变速成“农技专家”。有的用AI制作丰收场景,吸引缺乏甄辨能力的农民,借此“教种菜”“招农业学徒”。西部某县一位种植大户对半月谈记者说,这些“速成专家”传播的知识与自己多年的种植经验不符,不敢轻信,但其内容以惊人的速度传播。

“他们对农业技术、市场行情等一知半解,有的是照搬照抄,有的刻意夸大效果。”有农民反映,当真正的农技员下乡指导时,有的竟被问“你们说的和‘网上专家’不一样,到底谁对?”

照着某博主的“独家配方”调配叶面肥,导致上百亩棉田集体烧苗;拿着“网红配方”打药,结果把纹枯病治成赤霉病……公开案例显示,一些所谓的“农技专家”外行充内行,有的甚至喊着“量子科技赋能”“最新研究成果”等口号,进行虚假宣传,误导农户。

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速成“农技专家”的背后隐藏着一条完整利益链。他们在传授所谓“植保知识”后急于推销缺乏质量保障的农资产品。广西资源县农业农村局干部刘修瑜介绍,“农技专家”讲得头头是道,当地一些农民受到迷惑后购买了他们的肥料和农药,价格虽然较正规农资店便宜一些,但后来发现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低于国标,导致农作物在拔节抽穗等关键期的生长不如预期。“农民耗财耗力,最后却打了水漂。”

伪专家比真专家更懂流量

受访对象认为,速成伪专家打着专家的旗号,四处招摇撞骗,影响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广西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唐小付说,有些伪专家不仅虚构身份,还一本正经地讲解农业知识,甚至能讲出一些让农民信服的专业术语,骗取信任后推销质量低劣的农资产品,有些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

为什么伪专家的“坑农黑手”能得手?业内专家认为,随着越来越多优质农资进入到农村,一些劣质农资在正规渠道失去市场。不法分子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抓住农民想要学习新技术、降低种植成本的心理,刻意设计“科普-宣传-销售”的环节,通过构造“专家”身份、低价促销等方式,诱导农民上当受骗。

“骗子比专家更懂流量。”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魏万青说,速成伪专家严重破坏农业市场秩序,让真正有需求的农民难以获得可靠的信息和帮助。

西部某县一名基层干部反映,农民对伪专家的信任危机正冲击正规的农技推广体系。一些农业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示范产品很难获得信任,一些农民甚至认为“专家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从农民腰包里掏钱”。

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一些伪专家推销的部分化肥和农药因其剂量大、见效快,确实能在短期内获取高产量。但不符合国标的产品易致农药残留,不仅破坏了农产品的市场信誉,还可能损害消费者健康、对土壤造成污染破坏。

广西崇左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丹认为,一些伪专家对粮食、食糖等农业领域的调查研究不够,缺乏实际生产经验,也没有和农民深入交往,破坏农业市场秩序、误导农业发展方向,对产业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不能再让速成伪专家有市场

应当看到,农业速成伪专家现象的背后,说明农民对农业技术服务有较大需求,相关农技服务人才资源仍存结构性缺口。在供需失衡的真空地带,给了伪专家牟利空间。专家认为,要通过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农民素质,加大正规农技服务供给,打通“专家-技术-农民”的价值链,才能有效解决问题,瓦解伪专家的不法利益链。

“对于坑农、害农,要发现一起,就依法严惩一起。”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红文建议,公安及市场监管部门须加大打击力度,对伪专家和相关利益方依法严惩,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非法从事农技服务的行为,维护农技服务市场的正常秩序。

杨红文认为,对打着农业专家旗号招摇撞骗的行为,相关机构应及时揭露和曝光,让公众了解真相。同时,应加强对农业科技和市场行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农业领域的认识和了解。还应加强对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推介力度,让他们成为农民真正的依靠和榜样。

多名基层干部建议,加大对正规农业院校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技人才,引导他们真正深入乡野,来到农民身边。“各地也要强化科普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和辨别能力。”唐小付说,通过开展农民培训和科普宣传活动,建立农民与正规农技人员的沟通渠道,普及科学种植知识、农资辨别方法等,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作者:半月谈评论员 覃星星 黄庆刚

来源:《半月谈》2025年第8期

参与采写:华峻卿

原标题:《“你们说的和‘网上专家’不一样,到底谁对?”速成式“专家”坑农害农》

原稿点击:三五天“成才”,外行充内行 别让速成式“专家”坑农害农-重庆日报

相关文章

2025-05-09 10:34:00 三五天“成才”,外行充内行 别让速成式“专家”坑农害农

半月谈微信公众号“不用氮磷钾,不用喷农药,买这个庄稼生长照样好”“我们的产品运用量子科技,对提高产量、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都有奇效”……春耕备耕时节,半月谈记者接到基层线索反映,部分所谓“农技专家”通过社交平台等渠道“传道授业”,有的在传递错误信息的同时,极力推销来路不明的农资产品,一边误导群众一边

2025-05-09 10:34:00
2025-05-07 16:59:00 警惕“云养经济”套上“假面具”

【来源:陕西日报】一部手机简单操作,消费者就能打破时间、地域限制,远程察看自己认养的动物和植物。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升级,科技与农业碰撞交融,“云养殖”“云种植”等各种“云养经济”不断兴起,“我在村里有块地”成了一种时尚。“云养经济”是一种依托线上平台将农业生产与消费者紧密连接的新型农业商业模式,打通

2025-05-07 16:59:00
2025-05-07 10:10:00 《湖南省关于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全文)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关于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的通知湘政办发〔2025〕19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湖南省关于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

2025-05-07 10:10:00
2025-04-30 21:16:00 科技支撑“杞”新程 精打细“蒜”向绿行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苗苗 笑笑 文/图4月24日,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大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观摩暨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杞县举行(如上图)。此次盛会由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及杞县大蒜

2025-04-30 21:16:00
2025-04-25 19:24:00 乡土地里的“农民发明家”

来源:新华社新疆沙湾市安集海镇玖润农机服务部负责人郑雅升,多年来坚守在农业生产一线,潜心钻研农机具维修改装,先后取得6项实用新型专利,被当地农户称为“农民发明家”。郑雅升初中毕业后便跟着家里人学习维修农机具,渐渐地他发现农户的农机具存在弊端,于是,他开始研究如何进行改进。农机具经过郑雅升改进后,更加

2025-04-25 19:24:00
2025-04-18 22:06:00 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和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在广东东莞举办

4月18日,由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和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食博会·预博会”)在广东省东莞市开幕。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陶怀颖出席有关活动。本届“食博会·预博会”是贯彻落实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提振消费”决策部署的务实举措。本

2025-04-18 22:06:00
2025-04-17 21:12:00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丨这3类人容易被肝癌“盯上”,预防做好3件事丨医本正经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川观新闻、四川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推出系列健康科普,邀请多家医院专家科普答疑,如果你有任何想了解的肿瘤防治问题,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肝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往往

2025-04-17 21:12:00
2025-04-17 18:39:00 果然视频丨济南今年将引进和培育种业领军企业10家以上

4月17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介绍有关情况。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帅介绍,为加快打造“北方种业之都”,济南将制定出台种业措施2025版,建成良种繁育基地30万亩,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10个以上,引进和培育种业

2025-04-17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