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将至,旅游消费热潮涌动,各类消费纠纷易发多发。为切实守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导科学、理性、绿色消费,贵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贵阳市消费者协会特发布以下提示,助您规避陷阱、安心畅游,让美好假期更有保障!
一、科学安排出行计划,避开“扎堆”风险热门景区易出现人流拥堵,建议提前通过官方平台查询景区实时客流、预约机制及限流政策,优先选择非高峰时段或小众景点,提升游览体验。机票、火车票、酒店等务必通过正规平台预订,警惕“代抢票”“内部渠道”等虚假宣传,支付前核实退改签规则,避免临时变动导致损失。
二、警惕“低价陷阱”,远离消费套路 参团旅游需查验旅行社相关资质证照,拒绝“无证黑导”“私人拼团”,谨防“零团费”“超低价”背后隐藏的强制购物、附加收费等陷阱。通过OTA平台(如携程、飞猪等)预订时,可对比不同商家评分、用户评价,优先选择承诺“无忧退订”或“先行赔付”的供应商。体验漂流、蹦极、高空索道等高风险项目,需确认经营者资质及设备安全检查标识,切勿盲目跟风打卡。
三、签约明晰权责,存证守护权益线上签约时,重点核对行程安排、住宿标准(如房型、是否含早餐)、交通接驳、自费项目等细节,截图保存电子协议。若商家承诺“免费升级”“专属优惠”,要求写入合同或通过聊天记录、录音等方式固定证据,避免事后推诿。所有消费均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保留支付凭证(如转账截图、POS单),便于后续维权举证。
四、理性购物,拒绝诱导陷阱景区周边商品价格虚高问题普遍,建议优先选择大型商超等明码标价渠道,警惕“老乡店”“药材磨粉”“现场加工”等销售套路。旅途中进入购物店购物时,勿轻信“限量秒杀”“产地直供”话术,购买要及时验货,发现质量问题立即退换。
五、践行低碳出行,共护绿水青山旅行途中建议自备水杯、洗漱用品,减少酒店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践行低碳环保理念。遵守景区规范,不攀折花木、投喂动物,不在禁飞区使用无人机,保护文物古迹,做文明游客。主动将废弃物投放到指定区域,尤其山区、沿湖地带需避免随意丢弃垃圾污染环境。
六、依法协商维权,高效化解纠纷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应当本着合法、正当、公平原则,首先与商家协商和解,如果和解不成,可拨打当地12345、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进行投诉,也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向消协组织进行投诉,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来源:贵阳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