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代哭代烧代聊天,代祭扫服务靠谱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6:32:00    

“为您代行祭扫之礼,

让思念如期抵达”

“方便忙碌的你!

我可以协助您

为往生亲人献上鲜花、清扫墓碑。”

……

时至清明,网络上代祭扫服务悄然升温。记者在电商平台和二手交易市场发现,不少商家已经推出各类清明代祭扫服务,只需要提供委托人姓名及与已故人关系、已故人姓名、墓园具体位置、祭扫时间等即可开展清洁墓地、代烧纸钱、献花致敬、诵读祭文等服务,代祭扫的服务费在300-1000元不等。有商家透露,还可以根据客户要求提供定制的代祭扫服务,具体项目和收费明细由双方协商决定。

图源:网络

然而,不少网友对“代祭扫”的可靠性表示质疑和担忧。据了解,因“代祭扫”引发的纠纷和投诉不在少数。例如,报价混乱“狮子大开口”、收费不少却不去扫墓、下载网络视频敷衍了事等等。甚至有诈骗分子专门借清明“代祭扫”服务实施“时令性”的电信诈骗。有商家对清明代扫墓、代嚎啕大哭开价高达千元;市民方先生购买标价为1998元的“代祭扫”服务套餐,却遭遇“货不对版”,“代祭”的小视频竟然显示拍摄于约定祭扫日期的数天之前;市民苏先生更是遭遇虚假“代祭扫”客服。他偶然发现“代祭扫”服务的广告,与“客服”交流后转账3000元服务费。当他想跟对方再次确认祭扫时间时,却发现自己已被拉黑……

那么,

代祭扫到底靠不靠谱?

使用“代祭扫”服务时

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如何规范这类新型服务内容?

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志广的专业解读!

一、上述“代祭扫”乱象触犯了哪些法律法规?应当如何惩处?

上述“代祭扫”乱象,首先要区分接单商家为私人处理、个体经营、还是正规殡仪公司处理。正规开设从事殡葬服务的机构需持有民政部门颁发的《经营性公墓服务许可证》或《殡葬服务经营备案证》。如果服务提供者只是个人或不以殡葬服务为业的个体经营者,与请托人在社交平台、非官方电子商务平台偶尔约定,散客接单,应认定双方构成委托合同关系,未按委托方约定如实履行义务的(如使用提前录制的视频或伪造祭扫现场),应按照合同纠纷处理,可依据民法典主张退款或赔偿。

但是,对于非备案经营机构,接单“网络代祭扫”需注意行为规范,如果擅自扩大经营范围,从事如售卖鲜花、代烧纸钱、标价代哭、代举行宗教仪式等经营性行为,违反了各地殡葬管理条例,可能会被认定为未经准许从事殡葬服务业。对于情节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性行为,或涉嫌非法经营犯罪。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相关规定,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进行过经营备案的,合规开展殡葬业务的商家,如果未按约定如实履行义务的,或者未按照各地殡葬管理条例和殡葬服务指南实施政府指导价,消费者可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权,市场监管部门可责令商家退款、赔偿损失,并处违法所得1至10倍的罚款。若情节严重,如多次欺诈、涉及金额巨大等,还可追加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最后,“代祭扫”服务中收款后不履行义务的行为,可能涉嫌诈骗罪。以虚构客服、收款拉黑等形式实施的诈骗行为,金额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视情节严重程度,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二、‌消费者在使用“代祭扫”服务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消费者在选择“代祭扫”服务时,应优先选择正规渠道,通过正规墓园官网或民政部门认证的平台下单,避免轻信陌生弹窗广告或私人链接。

在交易前需主动核实服务方的资质,例如要求对方提供营业执照、墓园合作证明,并通过官方电话确认其身份真实性。交易过程中,保留完整的聊天记录、付款凭证,并与服务方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约定服务内容、时间、价格及违约责任。为验证服务真实性,可要求服务方提供带时间和地点水印的实时照片或视频,避免对方使用网上下载或提前录制的素材蒙混过关。

三、对于推动“代祭扫”服务规范化,您有哪些建议举措?

网络代祭扫作为“延伸性服务”项目,服务规范化还需各地政府民政部门将该服务类目纳入规范标准。

首先,可以严格监管该服务准入门槛,要求殡葬服务机构在各地“殡葬服务管理系统”中备案代祭扫服务,严禁非法经营该类行为。

第二,加强行业协会内部监管,制定《网络祭扫服务公约》,禁止“代哭”“代跪拜”等过度商业化行为。

第三,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发布防诈指南,普及正规服务渠道和维权方式,追本溯源解决“代祭扫”乱象。

相关文章

2025-05-16 14:19:00 外卖大战被约谈三问:谁出钱、谁承压、谁受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肖潇 见习记者章驰 北京报道1.9块钱一杯库迪咖啡,9块钱买到星巴克工作餐……打得火热的外卖战迎来监管。5月13日晚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文称,已经会同多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平台公平有序竞争。类似的场景曾在2018年上演。2018年4月,滴滴在无锡第一次尝试

2025-05-16 14:19:00
2025-05-15 12:35:00 抖音电商升级偏远地区物流政策,保障商家运营体验

抖音电商自2025年初推出九大商家扶持政策以来,持续聚焦商家运营体验提升,物流成为平台重点升级的环节之一。近日,抖音电商就偏远地区发货、延迟发货等痛点问题举办了商家圆桌会,通过加大商家自主权、推出发货协商工具等举措,进一步落实平台扶持政策,帮助商家降本增收。去年6月,为满足新疆偏远地区消费者的物流需

2025-05-15 12:35:00
2025-05-11 14:37:00 全店下架!知名品牌吃出“带血异物”,涉事企业回应

5月10日,有江苏的消费者连发两条视频投诉在来伊份的粽子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该消费者在视频中表示,给小孩喂粽子,在里面发现了异物,“(为)创可贴……这个地方明显是血”,并要求来伊份官方给一个明确的回应。记者注意到,根据消费者发布的视频,涉事产品为来伊份蜜枣粽,消费者在装有粽子馅料的碗中取出了

2025-05-11 14:37:00
2025-05-09 10:34:00 三五天“成才”,外行充内行 别让速成式“专家”坑农害农

半月谈微信公众号“不用氮磷钾,不用喷农药,买这个庄稼生长照样好”“我们的产品运用量子科技,对提高产量、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都有奇效”……春耕备耕时节,半月谈记者接到基层线索反映,部分所谓“农技专家”通过社交平台等渠道“传道授业”,有的在传递错误信息的同时,极力推销来路不明的农资产品,一边误导群众一边

2025-05-09 10:34:00
2025-05-08 11:10:00 “免费领礼品”?小心被套路!

为吸引消费者,有个别商家以“免费领鸡蛋”“赠送米面油”等方式开展保健食品促销活动,进而诱导消费者高价购买保健食品,导致消费纠纷频发。为避免消费者落入消费陷阱,日前,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免费领礼品”背后的营销套路。AI制图此类促销往往以“免费领礼品”为噱头,通

2025-05-08 11:10:00
2025-04-29 09:31:00 烟台家装厨卫“焕新”实施细则来了 最高补贴2万元

昨日从烟台市商务局传来消息,《烟台市2025年家装厨卫“焕新”实施细则》发布,实施时间为自细则发布起至2025年12月31日,补贴资金额度实行总量控制,用完即止。烟台市商务局将在政策截止期前在官方网站及时发布公告。三大类别可参与补贴活动此次补贴范围涵盖了装修材料、家居产品、居家适老化改造三大类。装修

2025-04-29 09:31:00
2025-04-25 14:39:00 “五一”出游,贵州请你收下这份消费提示

4月25日,记者获悉,2025年“五一”假期临近,旅游、餐饮等市场将迎来新一波消费热潮,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贵州省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念,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体内容如下:出行提前规划,购票认准官方。节假日期间人流、车流量大,出行需提前规划行程,关注旅游目的地天气变化、交通状况及景

2025-04-25 14:39:00
2025-04-17 18:43:00 果然视频|“玉米挞”在济南走红,有商家日销上千个

继黄油年糕后,一款名为“玉米挞”的甜品近期在社交平台爆火,成为多地烘焙店的“流量密码”。记者走访济南多家烘焙店发现,“玉米挞”逐渐在济南市场走红,有商家日销上千个。(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管悦)

2025-04-17 18: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