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12日讯(记者 梁盈豪 通讯员 刘桦霏)近日,深圳市龙华区人力资源局下属事业单位区人力资源和劳动调解服务中心荣获“2024年度全国工作突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称号,成为全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领域的标杆典范。这一荣誉的背后,是龙华区近年来在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中深耕细作、创新突破的生动实践,从源头治理到多元化解,从队伍赋能到普法宣传,五大维度协同发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龙华特色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之路。
源头治理筑防线 风险预警早介入
通过首创劳动争议源头治理专项协调机制,实施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六个一”任务,龙华区已在723个园区、58个商超、105个建筑工地建立“社区+园区(商超)+警务室+工联会”“四方协作”纠纷摸排化解“小班组”。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排查、预警、化解矛盾纠纷的强大合力,从源头上筑牢劳动关系“防火墙”,让潜在争议“未发先解”。
集约服务提效能 塔式体系织密网
“少跑腿、好办事”是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期盼,也是龙华区优化调解服务的发力点。目前,龙华区在区和街道实体化运行6家“调援裁诉”一站式服务中心,专设“欠薪垫付”窗口,以集约化办公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与此同时,“塔式”调解体系持续织密——覆盖区、6个街道、69个社区、344家重点园区、546家百人以上建会企业的“五级联动”网络全面铺开,让劳动权益“保障网”更密更实,群众诉求在“家门口”就能得到高效响应。
社会协同聚合力 智慧调解促实效
多元力量参与是龙华区调解工作的鲜明特色,培育发展区人力资源行业协会、企业人资服务协会等6家“社会化调解组织”,打造“深圳市龙华劳动争议调解智慧平台”线上小程序及14家线下调解服务点,推动91名社会化调解员“持证上岗”。截至目前,社会化调解力量已累计服务群众200余名,成功调解纠纷40起,更依托小程序“就业求职”模块帮助37名劳动者实现再就业,实现了“调解+服务”的深度融合。
专业赋能强队伍 激励机制激活力
龙华区始终注重队伍专业化建设,围绕调解工作规程、系统操作、典型案例分析等核心内容,累计组织区、街道、社区调解员开展“理论+实操”培训超27场次,全面提升队伍业务能力。同时,《深圳市龙华区劳动争议调解办案补贴实施细则(试行)》落地实施,48条具体措施构建起覆盖社会化调解组织和工业园区的科学激励体系,“以案定补”让一线调解员干事更有动力,队伍战斗力持续增强。
普法宣传入人心 规范引导促合规
“预防为先”离不开精准普法,龙华区编制《龙华区劳动用工合规管理风险防范自查表》,涵盖招聘录用、合同管理等9大模块98个风险点,为企业合规用工提供“说明书”。组建由“金牌HR”、专业律师、调解员组成的劳动关系问诊“专家库”,创新“调解员+法律专员+宣传员”“三员”入企诊断模式,向101家重点企业现场出具用工建议书;6场“劳动关系诊断”服务赋能培训覆盖企业400余家,59期“周三拍案”专栏线上阅读量突破10000人次,让“合规用工”理念深入企业,“有争议 先调解”的氛围愈发浓厚。
接下来,龙华区人力资源局将持续深化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创新,进一步织密服务网络、提升队伍专业度、拓宽多元化解渠道,让调解工作更贴近群众需求、更契合发展实际,为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注入更强动力,为龙华区高质量发展筑牢民生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