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市政协_区县政协】
阳春时节,南川的田间地头,樱花、梨花、桃花、油菜花绚丽绽放,农民忙碌着整地、除草、播种、施肥,用辛勤汗水浇灌新年新希望。其间,还有一些农业领头人,他们或走进大棚传技术,或挽起裤脚量田垄,或手持剪刀做示范……他们就是用实际行动和高质量服务描绘助力春耕生产优美图卷的南川区政协委员。
传授技术,只为“菜根香”
3月25日清晨6点,大观镇中江村的蔬菜田已是一派热闹景象。“这土湿度够了,但得再掺些腐熟秸秆,晚熟番茄最怕板结。”冯秋容委员蹲在地头一边撮着手里的泥土一边对围拢的农户说。
作为重庆市劳动模范、南川区“蔬菜大王”、区政协选派的委员“名誉村主任”,冯秋容利用自有蔬菜基地,免费组织同村村民学习种植、嫁接等关键技术,带出的“徒弟”中有一人2024年蔬菜种植收入近100万元。
冯秋容在村民们心中还有另一个身份——行走的“技术宝典”。春耕时节,他常常穿梭在南川区各个乡镇村社,为群众深入浅出讲解蔬菜培育、嫁接、防虫等种植技术,推动该区蔬菜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据了解,今年3月以来,他已前往大观镇、鸣玉镇、太平场镇等南川8个乡镇,指导种植户50余户。
“以前种菜看天,现在得看技术。”冯秋容说,他已开通视频号,无偿向广大热爱蔬菜种植的网民分享种植心得和经验技术。同时,他计划今年4月组织20多名种植大户前往山东、湖北等地学习先进种植经验和销售模式。
发展基地,只为“米满仓”
盐井梯田是南川区石溪镇现存较为完整的梯田群,也是市民周末休闲观光的网红打卡地。作为南川区政协农业界别委员,骆教委员发现盐井村的特色优势资源后,于3年前到该村发展有机稻米种植基地。
今年春耕伊始,骆教就为30余名群众讲解了有机稻米种植技术规范和注意事项,“今年我们有两个水稻品种,大家只管负责种植,我们负责收购、加工、销售,但核心区种植要求仍然是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生物菌肥由我们提供……”讲解结束后,骆教与11户种植大户签订了“种植、加工、销售”合作协议。
骆教说,今年他已在石溪镇盐井村、南茶村、翠丰村等村社发展高品质水稻种植基地1300亩,比往年增加近800亩,同时建成投用全自动稻谷加工生产线1条,注册“南晟”“晟蕤”等多个商标。他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有机稻米种植队伍中来。
组织务工,只为“果盈筐”
“这些过密枝要适当进行修剪,枝条上密集的芽点也要适当抹除……”在兴隆镇晚熟李基地里,陈名岳委员戴着手套、挥舞剪刀,为20多名村民进行剪枝示范。
陈名岳于2011年开办了重庆越顺物流有限公司,2014年在运送水果过程中偶然结识成都市龙泉驿的水果种植专家,经多次请教和深入思考后,决定在兴隆老家发展晚熟李基地70亩。陈名岳说,带头发展晚熟李基地的原因,一是在于市场对高品质水果有旺盛需求,二是可带动邻里乡亲就近务工、增加收入。
截至目前,陈名岳已分别在四川广安和重庆南川兴隆发展水果种植基地200亩、70亩,年产量约30吨,带动周边群众人均增收上千元。兴隆基地还荣获2024年度“重庆市南川区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A级基地。
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南川区政协委员的脚步无比坚定,带领村民们扎根沃土、向阳而生:宋昌明委员的白茶园中500双巧手穿梭不停;刘练委员发放的5000亩糯玉米种正在高山上发芽生长;金小朴委员的生态农田里,工人除草的身影与青山相映成画……(通讯员 陈力 郑思雨)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