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考生即将面临专业选择,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经济产业领域广泛推广应用,考生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在今天上午的2025上海民生访谈节目中,市教委主任周亚明给出三点建议。
一是把握社会需要,更多了解和把握国家和上海城市发展所急所需,把个人理想志趣更多融入国家和城市发展的大局中,主动选择与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相关的学科专业。
二是立足兴趣特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往往也最能成就个人发展,建议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科学合理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方向。
三是关注就业质量。可以了解心仪高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职业发展前景等作为选择参考。
周亚明介绍,近年来,上海大力支持在沪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布局前瞻性、探索性研究,前瞻储备人才和技术,去年年底聚焦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关键领域,首批布局包括量子科技、变革性材料、智慧深海与极地工程、机器人工程、自主智能机器人、极端环境建造、先导材料科学与技术、智能医学等在内的11个未来学科领域。
“由于未来学科没有现成知识和现成人才,我们注重引导高校探索建立符合未来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将新发现和新发明尽快转化为课程体系,构建支撑前沿科技发展和未来产业成长的知识体系,聚力培养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能够快速适应需求变化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周亚明说。
市教委也会组织招生高校制作专业宣介短视频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围绕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行业发展、就业前景等情况进行深入解读,建议孩子和家长可以积极关注这方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