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职业教育为 梦想铺路架桥 宋翠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3:24:00    

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动力,其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必须跳出传统办学模式的窠臼,走出一条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新路子,才能真正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摇篮”。

职业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内外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内循环着眼于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师资建设等举措,夯实办学基础;外循环则致力于多方合作的拓展深化,打破学校与企业、行业之间的壁垒,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育人生态。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聚焦行业项目、为产业链赋能,进而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这种“聚整合、创新、共享、合作”的发展思路,值得全省各地职业院校借鉴。

深化产教融合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协同发力。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机制,积极主动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软硬件支持。有的放矢地统筹好资源,提高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服务社会的能力,为职业教育开拓更广阔的天地。当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学校参与,产教融合就能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推进,形成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职业教育要随产业升级而“转”,应市场需求而“动”,顺社会发展而“变”。西宁城院生态工程系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聚焦青海产业“四地”建设、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启示我们,只有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和地方规划,职业教育才能把握时代脉搏,赢得发展先机。当前,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舞台。职业院校应当敏锐捕捉产业变革信号,动态调整专业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真正成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孵化器”。

《青海日报》(2025年04月10日 第5版:经济)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2025-09-01 08:34:00 黎彦利:新时代青年应以“国之大者”为坐标锚定职业航向

黎彦利在重庆市第29届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班上试讲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25届硕士毕业生黎彦利日前接受了记者专访,分享了关于甘肃大学生就业的诸多经验与思考,为我们带来了诸多启发。  黎彦利目前就业于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同时还是敦煌中国画研究院特聘画家、

2025-09-01 08:34:00
2025-08-30 12:14:00 海西州举办资金流信息平台专题推广活动

青羚网讯(记者 李庆玲)为进一步推动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资金流信息平台”)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深入应用,8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海西州分行联合海西州工业和信息化局举办“资金流水润千企,信用融通兴万商”——资金流信息平台支持青海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海西专题推广活动。据了

2025-08-30 12:14:00
2025-08-29 15:22:00 多领域“硬核”数据传递积极信号 印证经济韧性强、活力足

央视网消息:透过数据看活力。多个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前7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超200万亿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8日公布今年前7个月的物流运行数据。1—7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01.9万亿元,同比增长5.2%。高端制造、绿色低碳等领域物流需求增长强劲。1—7月份,

2025-08-29 15:22:00
2025-08-29 14:45:00 深化“放管服” 实现政务服务“快准实”——南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惠民生暖民心

  南昌新闻网讯 日前,在南昌市政务服务大厅,前来办理企业开办业务的创业者李梓熙,在工作人员引导下,通过手机上传了一次资料,便一次性完成了设立登记、印章刻制、申领发票等多个环节。“太省心了!以前听说跑这些手续要好多天,现在手机一点,审批结果直接电子推送,还能免费邮寄到家。”李梓熙的惊喜体验,正是我市

2025-08-29 14:45:00
2025-08-28 08:20:00 洛轴之路

国内首台直径11米级大直径盾构主轴承在洛轴下线。 (资料图片)现代机械,只要有转动,就会有轴承。被称为“工业关节”的轴承,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零部件。2025年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在洛轴智能工厂,总书记说:“我们坚持走自主发展实业的道路,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工业、制造

2025-08-28 08:20:00
2025-08-26 12:39:00 沂南:“四好农村路”带来家家户户好光景

【来源:山东省交通运输厅】春华秋实,广袤的沂南大地,一派丰收景象。一条条整洁干净的农村公路如银链般串联起城乡,不仅打通了乡村振兴的 “毛细血管”,更铺就了家家户户的幸福路,让沂南的山乡处处涌动着 “好光景” 的暖意。路通了,产业从“困在山里”到“走进城市”“以前收桃子,卡车开不到地头,全靠人背肩扛,

2025-08-26 12:39:00
2025-08-26 11:07:00 雨雾笼罩!能见度低至325米!西宁地标大厦“隐身”

8月26日早晨,西宁持续降水致能见度明显下降,城区雨雾朦胧。地标时代盛华大厦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云端幻境。据西宁市国家站监测,最小能见度仅325米,市民出行请注意慢行安全,车辆开启雾灯。雨雾交织,需警惕低能见度对交通的影响。(通讯员:赵海梅 文/图)

2025-08-26 11:07:00
2025-08-22 22:08:00 从“海上戈壁”到“南海绿洲”——子弟兵助力南海岛礁绿色生态可持续建设纪实

南海海面,阳光炽烈。银色沙滩边一汪浅水,周边自然生长着水芫花、马齿苋等植物,绿意盎然。据科研人员介绍,这是近自然盐生沼泽,其形成需要良好的海水水质、土壤条件和丰富的植物种源。2023年8月29日,驻守永暑礁的南沙某守备部队官兵收到喜讯:由他们送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检测的岛礁湿地水质和土壤理化性质数据,确

2025-08-22 22: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