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浑源麻家大院守护记:尘封的砖瓦会“说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1 07:38:00    

  这是8月21日的傍晚,浑源县城,来自恒岳的风吹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麻家大院的砖雕墀头,在垂花门廊下转了个弯,轻轻拂过程锦瑞手中的青瓷碗。这位自小就钟情文化的中年人站在后院的绣楼上,俯首眼前这片青砖黛瓦:“你听,老宅会说话……”

百年老宅:砖缝里的时光密码

  在浑源古城的街巷深处,麻家大院自清末民初的动荡岁月中伫立至今,严谨精细的建筑规制却让路过的每一位游人驻足侧目。

  这座大院最早的主人名为麻国华,民国政府的首批司法官员,后来成为北洋政府时期山西司法界的“活化石”,其办案足迹遍布山西、河南、陕西等地。如今,大院门廊下残存的司法部二等金质奖章纹样,与檐角残留的勋章雕刻,都在彰显主人曾经显赫的过往。

  麻家大院现存房屋73间,院套院、宅相连,庭院深深,曲径通幽。

  主院坐北朝南,遵循着传统礼制的中轴对称。从威严的大门起始,经庄重的过厅,抵达核心正房,最终以后院二层绣楼收束于纵深的末端。东西两侧厢房拱卫着中轴线,共同构建出三进院落层层递进的深邃感与秩序美:前院待客的硬山顶厅堂方正规整,中院书斋的卷棚顶轻盈灵动,后院寝居的悬山顶沉稳内敛,这种规制,暗合着主人“规矩、灵动、持重”的为官之道。

  东西跨院则宛如主院伸展出的优雅两翼,各有章法。东跨院以大门为引,垂花门点染精雅,过厅过渡空间,再经一道垂花门,方见正房端立,厢房左右相随,空间层次婉转丰富。西跨院则通过大门、二门、过厅、垂花门的序列,营造出更为幽深私密的氛围,同样以正房与厢房完成院落组合。

  每一道门廊的雕饰,每一片屋脊的曲线,每一方院落的青砖墁地,都是清代匠艺的无声流传。麻家大院以其宏大的规模、复杂的院落组合和精良的建筑工艺,成为晋北地区清代民居建筑不可多得的实物标本。可以说,其本体即是浑源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的核心载体。

  在时代演变过程中,麻家大院曾长期作为普通民居使用,致使部分院落损毁严重,东跨院前院、中院及西跨院后花园已消失,原有雕饰不同程度遭到破坏。后来,当地政府启动了保护工程,将院内居民迁出并进行了抢救性维修。但由于长期空置,未有效利用,也缺乏系统维护,致使文化价值大打折扣。

因认养而新生:民间力量的守护之路

  时间来到2018年,当地小有名气的青年收藏家程锦瑞偶尔踏入了麻家大院,只见雕花门扇半朽,雨水正沿着开裂的墀头砖雕纹路滴落,檐角的蛛网穿过“耕读传家”的门匾,在穿堂风里摇晃……

  “整个院子空落落地,就像一位苟延残喘的老人。”离开麻家大院,程锦瑞直奔文物保护部门,申请成为麻家大院“认养人”。彼时,正是山西启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文明守望工程”实施的第二年,浑源县正在积极落实,全县多处文物建筑期待“遇到”它们的知音。

  通过严谨的考察,自2018年10月19日起,这座百年老宅的命运便与程锦瑞紧紧联系起来。“我知道接手的不只是一座历史文化建筑,更是浑源一段重要的历史遗产。”程锦瑞知道,认养协议20年的期限,不仅是一份契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承诺。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20年之约,不仅让麻家大院得以焕发生机,更让一段凝固的历史重新跳动起脉搏。

  “修缮是重生,而非重建。”接手后,程锦瑞斥资数百万元对麻家大院进行了修缮,“最小干预”原则成为修缮工作的铁律。

  他聘请的专业古建团队,严格遵循国家文物保护法规要求,制定详尽方案。每一块砖瓦的替换,每一根梁柱的加固,都力求最大程度保留原有材料和工艺。工程中,对残损构件的修补慎之又慎,新材料的使用仅在最必需处,且确保可识别、可逆。

  在程锦瑞严苛要求下,如同精密手术的修缮工程最终高质量完成,文物本体结构安全得以稳固,历史风貌得以真实延续,麻家大院实现了从濒危建筑到文化地标的蜕变。省文物局专家在验收时赞叹:“你们把手术刀变成了绣花针。”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对文物生命力的致敬与修复。”程锦瑞说。

破茧成蝶:博物馆的文化赋能

  保护是根基,利用是活水。2021年,在精心修缮的院落基础上,当年只有37岁的程锦瑞做出了更具远见的决策——依托麻家大院本体,正式创办浑源锦茂博物馆。

  “我在10多年前就有了筹建浑源地方博物馆的想法,以文化、文明的穿透力向世人展示浑源历史的精深博大。”在程锦瑞看来,浑源作为拥有北岳恒山、悬空寺等丰富文化遗产的文物大县、旅游大县,筹建一座地方博物馆,可以更好地向外界呈现浑源独特的文明和历史。

  程锦瑞说,筹建锦茂博物馆并非简单的空间腾挪,而是一次文物价值深度挖掘与创造性转化的实践。博物馆通过瓷器馆、青铜器馆、麻家民俗馆等6个展厅,系统展示反映浑源及晋北地区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珍贵文物与资料,让藏品在科学的体系下焕发光彩。

  锦茂博物馆的诞生,填补了浑源没有正式备案博物馆的空白,迅速成为当地文化推广的核心窗口,作为民营博物馆的活力也在创新中持续迸发:精心策划的主题展览,开展面向学生群体的研学活动,权威机构组织的大型鉴宝活动,不间断的非遗传承表演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利用新媒体平台讲述文物故事,让静态的藏品与古老的建筑“开口说话”……

  当夕阳为麻家大院的阁楼披上金色的薄纱,锦茂博物馆内依然人影流动。一位来自上海的老者在精致的垂花门下久久驻足,轻声感叹:“这不只是一座被修缮的老院子,这是一段被重新激活的历史,一种蓬勃的文化生命力。”

  这句话,恰是文物认养的核心价值——当民营企业成为“文物管家”,当老宅院变身“文化客厅”,那些曾经沉睡的建筑,终于重新成为城市记忆的容器。正如程锦瑞所说:“我们不是在保护老房子,是在守护一种让文明‘活’给后人看的方式。”

  20年的认养之约,让麻家大院在民营资本的守护下,从一个保护艰难的“省级文保单位”,转化为一座充满活力的文化殿堂。

  数字见证重生:2024年,锦茂博物馆接待参观者已突破2万人次,2025年的参观人数,将会有更大突破。这座曾濒临沉寂的古建,如今已成为浑源文旅地图上最活跃的坐标。

浑源范本:每份守护都是文明星光

  从梁倾墙颓的危房到游人如织的博物馆,麻家大院的涅槃印证着山西文物认养模式的蓬勃生命力:认养人通过修缮保护获得使用权,并适度开展经营活动,以文化产品销售反哺维护成本,实现“以文养文”,此模式不仅挽救濒危古建,更通过功能复兴,文物真正“活起来”,为地方文旅融合提供新路径。

  “投巨资认养一个院子,当初好多人不理解。我觉得通过这么多年的付出努力,有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后,大家也就理解我的初衷了。”从当初接手即投入数百万元进行修缮,到后续每月4万多元的水电人工等费用投入,程锦瑞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他开玩笑说,这和认养一个孩子一样,你得付出巨大艰辛,让他快乐健康地长大成人。

  暮色中的麻家大院,檐角的铜铃叮咚作响。二进院的“麻氏家风展”里,麻国华的家训“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依然醒目。百年前,这位举人用文字守护乡土文明;今天,一群普通人用双手让文明重生——这或许就是文物认养最动人的注脚:当历史照进现实,每个平凡的守护,都能成为文明长河里的星光。

  地方文保专家、浑源县文物局原局长郝维和,亲历了程锦瑞认养麻家大院的过程,在他看来,麻家大院认养的成功案例,为文物认养制度提供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浑源范本”:当制度创新为民间力量搭建舞台,当守护之心与专业精神相遇,那些沉默的砖瓦便能重新开口,讲述比岁月更悠长的故事。这不仅是浑源一隅的幸事,更是散落在三晋大地数万处历史遗迹共同期盼的春天——由社会力量参与书写、充满生机的文化未来,正在山西的各个古建筑间悄然生长。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郭斌

  1.恒山脚下的麻家大院。

  2.在领养人程锦瑞眼里,麻家大院是自家“孩子”。

  3.麻家大院已成为众多游客打卡地。

相关文章

2025-09-01 08:13:00 文博体验兴 亲水项目火 夜游消费旺——荆州暑期文旅市场热力四射

千年古城的夜经济“荆”彩十足。荆州亲水消暑旅游项目吸引众多游客。荆州方特的演职人员为游客表演节目。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澍森通讯员 周栎 刘秋娥 梅五松8月24日,由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荆州市传媒集团承办的首届荆州最美战国袍旅拍季采风活动走进荆州园博园,形制各异的古风服饰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2025-09-01 08:13:00
2025-09-01 07:38:00 浑源麻家大院守护记:尘封的砖瓦会“说话”

  这是8月21日的傍晚,浑源县城,来自恒岳的风吹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麻家大院的砖雕墀头,在垂花门廊下转了个弯,轻轻拂过程锦瑞手中的青瓷碗。这位自小就钟情文化的中年人站在后院的绣楼上,俯首眼前这片青砖黛瓦:“你听,老宅会说话……”百年老宅:砖缝里的时光密码  在浑源古城的街巷深处,麻家大院自清末民初的

2025-09-01 07:38:00
2025-08-31 15:50:00 从“快闪打卡”到“沉浸守护”:大鹏官湖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南都讯 记者 谢宇野 当海滨旅行的惯性思维还停留在寻找最佳机位、发布一张完美“打卡照”时,深圳大鹏新区的一群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为“诗与远方”注入一种全新的、更具深度的内涵。近日,在葵涌团工委与广东财经大学的一次校地共建活动中,一种“净滩环保+海洋研学+文化打卡”的三维融合志愿服务模式在官湖沙

2025-08-31 15:50:00
2025-08-28 19:19:00 潍坊象“祥祥”全城巡游!1600辆公交车变身流动文化风景线

大众网记者 刘晓雨 潍坊报道近日,一只憨态可掬的“小象”悄然“搭乘”上了潍坊的公交车,向过往行人微笑招手——它正是潍坊的城市卡通形象潍坊象“祥祥”。此次,“祥祥”形象全面覆盖潍坊市公交集团151条线路、1600台公交车,正式从“静态IP”跃升为动态的“城市宣传大使”。这道流动而靓丽的风景线,迅速吸引

2025-08-28 19:19:00
2025-08-26 13:30:00 市县联动·瞰遵义 | 好热闹!广场舞大赛火热进行中

8月24日,“醉美遵义·诗画绥阳·舞动蒲场”——绥阳县第二届群众文化健身广场舞大赛热烈举行。来自遵义市各县区的35支群众舞蹈队伍齐聚一堂,以舞会友、以赛传情,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融合经典与创新的文化盛宴。大赛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拉开帷幕,各支队伍依次登台,表演了《一路相拥》《唱支山歌爱中华》《铃鼓姑娘

2025-08-26 13:30:00
2025-08-24 12:54:00 坚守艺术理想,不负青年使命

思想汇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新时代文艺实践的根本方向。作为青年学子,我们既要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守护者,更要勇做时代精神的积极书写者,用青春之笔描绘时代画卷,以创新之思传承文化薪火。扎根传统:非遗

2025-08-24 12:54:00
2025-08-22 19:12:00 浙外学子解锁民族传统体育“出海”新方式

当国家级非遗“五常十八般武艺”的刚劲招式遇上浙外学子的“外语+”优势,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浙江外国语学院“育体弘文・武韵传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结束了实践活动,在这期间,他们深耕民族传统体育活态传承、探索“活态传承+国际表达”的新路径,让这项非遗在青春力量的赋能下,焕发出走向世界的蓬勃生机。在杭

2025-08-22 19:12:00
2025-08-21 08:46:00 【央媒看沈阳】来了,“厂BA”!

“苏超”一路出圈一路歌。调转目光,在辽宁沈阳铁西区,今夏举办的第二届“厂BA”篮球赛收官,特变电工沈变集团队战胜沈鼓集团队问鼎冠军。42支劲旅、65天鏖战、90场对决、破亿级流量……昔日的“钢铁森林”随群众赛事持续沸腾。当地政府充满信心——期待铁西“厂BA”成为一个新的爆款IP。一系列群众赛事的火热

2025-08-21 08: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