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永州讯(蓝山特约记者 成醒 彭耀民) “农历三月三,荠菜赛灵丹。”日前, 在蓝山县楠市中心小学,一堂沉浸式传统文化实践课正在上演。师生们走进田野采撷春鲜,围坐课堂解码药膳,让 “荠菜煮鸡蛋”这一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在新时代课堂绽放活力。
在楠市镇元家冲村的水果种植基地里,老师带领着学生早早地来到田间地头,采摘已开花的荠菜。此时的荠菜茎叶虽老,但根部药效最佳,结出的爱心状籽粒更被视为“护生草”的精华,搭配鸡蛋一起烹煮,健康营养又美味。回到教室,老师还通过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辨识荠菜,了解其药用价值,同时讲述“农历三月三,荠菜煮鸡蛋”的故事,丰富了学生们对传统习俗、中医药文化的认识。

楠市镇的荠菜煮鸡蛋做法颇具讲究,先将新鲜采摘回来的荠菜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后,再把当地的土鸡蛋码放在荠菜上面,佐以红枣、生姜、红糖,文火慢煨20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吃起来不仅带着春天里的独特清香,熬出来的汤汁也极为滋补,在吃鸡蛋的同时饮上一口汤汁,是不可多得的人间美味。
当春天里的青草香气漫过校园围墙,千年传统习俗在课堂里“煮”出文化传承,这锅沸腾的荠菜蛋不仅煮出了春日的清香,更煮出了文化传承的甘醇,让先人的古老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生生不息。